《大学》(一)说明讲解复习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观呼吸三分钟 静心 三、大学作者:曾参 * (一)曾子简介: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一)曾子简介: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 四、“大学”的含义 “大学”一词包含三种意思: (1)指成人所受的教育,与“小学”相对而得名。古代把童子所接受的启蒙教育称为“小学”,而把成人所受的高等教育称为“大学”。 (2)大人之学。 (3)大觉。“大觉”是佛教用语,有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 /bhzs /fzbh /qcdbh /shsbh /sesbh /bhtz /csbh /bhgd /tsbh /tsbh /axbh /ssbh /pfcbh 第二讲 《大学》三纲浅释 《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大 学 止于至善 明 德 新 民 《大学》三纲八目结构图 正心 格 物 致知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大学之道大略:三纲、八目、七证 * “明明德”简释 明明德”三字 第一个明,是动词,明之也,明白、明了的意思第二个明,与德合起来,就是明德一词,是形容这个德,是很光明、美好、圆满至善…… 明德:王阳明把他讲做是“天命之性”,他不单纯是一个学问,也不是仅仅只是说道德,而是性德,《中庸》里称之为天命,《老子》称之为道。 * “明明德”各家注解: 朱熹的解释: “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天是天然、自然,本来就在的,本来就有,明德叫做“虚灵不昧”(虚灵不昧,虚是空虚,无色无形,灵是我们的灵性、智慧,不昧是常放光明。) 人之初,性本善,因被“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经常迷失本性,因为欲望习气的原因,被时常遮蔽了,经常违背大道,但是,我们人的本性之光明、明德,一直都在那里的!所以我们的学习就是“当因其所发而明之,以复其初也!” ——通过学习圣贤之道,回复本性的良知。 * “明明德”各家注解: 张居正直解: “上明字,是用工夫去明他。明德,是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体。” (人)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充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之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脏了,磨得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明明德”各家注解: 王阳明解: “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húsù),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 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 “明明德”各家注解: 蕅益大师解: “道者,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 前一个明字是始觉之修,就是修德,动词;后一个明字,是讲本觉之性。 修行就是把我们的本觉之性圆满的恢复出来。 (进一步:明德是讲自己,亲民是讲众生,至善是最后的佛境界。) * 迷失图 * “物欲所蔽” * “格物致知” * 《大学》曾参 带领人:陈益颖 2017年4月13日 万丰悦读时光 《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第一讲:《大学》略说 * 一、《大学》由来 汉唐时期 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尽管《大学》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但是,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和韩愈,他们对《大学》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大学》的学术地位。 第一讲:《大学》略说 * 一、《大学》由来 宋代时期 ⑴程颢、程颐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作“大经”,将《大学》、《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