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天下共主制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周的天下共主制度

西周的天下共主制度探究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教师: 第一部分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来源:教材知识点的扩充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制度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 1.课题的研究方法:文献法 2.课题进程的安排:①第一周:查找历史文献资料; ②第二周:访问相关专家; ③第三周:集中资料并整理; 3.课题任务分工:①查找历史文献——肖荷馨、胡楚宁、 ②访问相关专家——陈星延 ③整理资料——肖荷馨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成果 1.内容摘要:①西周的建立 ②西周的宗法制度 ③西周的分封制度 ④周王天下共主地位的确立 ⑤西周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⑥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 ⑦西周的衰败和灭亡 2.关键词:宗法制、分封制、天下共主、周王、诸侯、周礼 3.研究结论: 西周的建立: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区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商纣王)一度将西伯昌囚于羑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周文王(昌)长子伯邑考先于文王而死(死因未载;《封神榜》称其被纣王所杀),立姬发为太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趁商朝主力征战在外之际,周武王率军东征,渡孟津,与诸侯相会,声讨纣王的罪行。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配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临时组织17万人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无心战斗,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前1046年,武王灭商,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周武王都于镐京,并改“帝”为“王”。周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的三个国家正式建立。 西周政权的巩固及其政治制度 周武王灭商以后,对商的残余势力实行羁縻政策。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为诸侯,利用他统治商的遗民。又将商的王畿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自殷(今河南安阳)以东为卫,由管叔鲜驻守;殷都以西为鄘(亦作庸),由蔡叔度驻守;殷都以北为邶,由霍叔处驻守。三叔都是武王之弟,其任务是监督武庚和商的遗民,史称“三监”。 成康之治: 武王死后,周成王(诵)即位。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初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殷,以弟管叔鲜、蔡叔度监之。至武庚联合管蔡与东方夷族叛周。周公东征,平定叛乱,统治扩及东方,大规模多封同姓与异性诸侯。七年,周公还政成王,营建“天下之中”洛邑于洛水之阳,于是丰镐为“宗周”,洛邑为“成周”。   由于周公旦在宗周摄政,鲁侯之爵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鲁国的地望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已发现鲁城遗址;姜尚所封的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召公所封的燕国在今北京房山,也已发现城址和燕侯墓地;武庚叛乱被平息后,该地封给武王之弟康叔,为卫侯,已在河南浚县发现卫国遗址;纣的庶兄微子启未参预武庚叛乱,他作为商族的后裔被封为宋侯,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在卫国的西边,还有个晋国,成王攻灭唐国后,以其地封给他的兄弟唐叔虞,在今山西翼城与曲沃交界处已发现其遗址。这些诸侯国的封地往 往形成犄角之势,互有联系、互相制约,因而在早期阶段对政治局面的稳定确曾起到一定的作用。文献中所说“成康之际,四十年刑错不用”,正说明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周王朝出现了一段安定的局面。   周人在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邓、楚;北到肃慎、燕、亳;东边到达滨海;西边直抵甘、青。其范围比商朝的地域还大。周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机器,对域内实行有效的统治。制订的刑罚,比商代更系统。常备军的人数比商代还多,在宗周驻有六师,在成周驻有八师。全国的土地与臣民,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周王封给诸侯土地与臣民时,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所封的诸侯国,要定期朝见周王,有保卫王室的义务。他们还要向周王纳贡服役(包括兵役),如果不纳贡服役,就是侮慢王室,要受到惩处。 西周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