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9.doc
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钟 斌 审核教师 陈岩立 .11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 ,齐彭殇为妄作。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③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④岂无山歌与村笛, 。
⑤ ,白帝城高急暮砧。
⑥画图省识春风面, 。
⑦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⑧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课内文言文(10分)
2.下列句中加点“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④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⑦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3.下列各句中加点“其”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4.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范增数目项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
C.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人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拔苗助长,一是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D.《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选文体现了这个特点。
②孟子“养气”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在文学创作上为后来学者所阐发。北宋苏辙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苏辙观点的理解。(3分)
答:
1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邹与鲁讧①。穆公问日:“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
①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isense海信中央空调 Hi-Multi M 系列HVR-560W SM2FZBpa,HVR-615W SM2FZBpa,HVR-680W SM2FZBpa,HVR-400W SM2FZBpa,H.pdf
-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指南_张彤.pdf VIP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企业应急管理培训.pptx VIP
- 物流工程专业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pdf
- 迅达电梯3300|3600故障代码.doc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预报员竞赛-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黄金考点6.docx VIP
- 砌筑工培训完整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