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张木平
2013-1-28
常用监测技术与急救技术
一 体温的监测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 意识 及合作情况
2.评估测量部位和皮肤情况
3.观察患者发热状况,判断热型
(二)操作要点
腋下测温
需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入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10分钟后取出读数。
口腔测温
将口表水银端放在患者舍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用鼻子呼吸,3分钟后取出读数。
直肠测温
患者取侧卧或者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分钟后取出读数。
一 体温的监测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和配合方法。
2.告知测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
3.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坏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
4.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以免引起爆炸。
(四)注意事项
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温时,护士不宜离开。
2.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禁忌测口温。
3.进食、吸烟、面颊部做冷、热敷患者应推迟30分钟后测口腔温度。
4.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腋下测温,沐浴后需等待20分钟后在测腋下温度。
5.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
二 脉搏、呼吸测量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二)操作要点
1.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于患者桡动脉处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测量。
2.脉搏异常应测量一分钟,如发现心律不齐或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脉率和心率。
3.保持测量脉搏姿势不动,观察患者胸部、腹部起伏,计数呼吸频次。
4.危重患者呼吸不宜观察时,将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计数1分钟棉絮被吹动的次数。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测量前如有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应先休息15-20分钟后在测量。
二 脉搏、呼吸测量
(四)注意事项
当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可用听诊器听诊心率1分钟代替。
偏瘫患者选择健侧肢体测量脉搏。
除桡动脉外,可测颞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测量呼吸时应取仰卧位。
不可用拇指诊脉。
三 无创血压的监测
(一) 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体位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基础血压、治疗用药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变化。
(二)操作要点
1.取舒适卧位,协助患者露出手臂并伸直,排进袖带内的空气,袖带缠于上臂,下缘肘窝2-3CM,松紧以放进一指为宜。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测量无创血压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居家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四 心电监测
(四)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放置部位。
2.密切监测患者异常心电波形,排除各种干扰和电极脱落,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带有起搏器的患者要区别正常心率与起搏心率。
3.定期更换电极片及其粘贴位置。
4.心电监护不具有诊断意义,如需更详细了解心电图变化,需做常规导联心电图。
五 血糖监测
(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血糖仪的工作状态,检查试纸有效期。
2.评估患者末梢循环及皮肤情况、进食时间。
(二)操作要点
1.清洁患者双手并取舒适体位。
2.按照血糖仪操作说明使用。
3.用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待干后采血。
4.采血宜选用指血自然流出法,采血后干棉签按压。
5.告知患者血糖值并记录。
6.异常结果应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 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五 血糖监测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目的,取得合作。
2.指导未梢循环差的患者将收下垂摆动。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测血糖时应轮换采血部位。
2.血糖仪应按生产商使用要求定期进行标准液校正。
3.避免试纸受潮、污染。
六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目前意识状态、吸氧浓度、自理能力以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指(趾)端循环、皮肤完整性以及肢体活动情况。
3.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条件。
(二)操作要点
1.准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
3.正确安放传感器于患者手指、足趾或耳郭处,接触良好,松紧适宜。
4.调整适当的报警界限。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监测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告知患者及家属影响监测效果的因素
六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四 )注意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