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imer的临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dimer的临床应用

D-Dimer的临床应用 市场部 曹祥云 2008.02.18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指纤溶酶原(PLG)转变成纤溶酶(PL),以及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和其他蛋白质的过程。纤溶系统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须,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亢进易发生出血,减低则可导致血栓形成。 纤溶系统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三).纤溶酶原(PLG) (四).纤溶酶(PL) (五).纤溶抑制物 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2.纤溶酶抑制物:(1)α2抗纤溶酶(α2-AP) (2)其他:AT-III、 α2-M、 α1-AT 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一).纤溶酶原激活的途径(三条) 1.内激活途径:是由内源性凝血途径(XIIa和K)裂解PLG形成PL的途径-----继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2.外激活途径: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中的t-PA裂解PLG形成PL的途径-----原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3.外源激活途径:是由外界进入体内的溶栓药物如SK、UK,使PLG激活形成PL的途径----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纤溶系统的活化途径 激肽释放酶原(PK) sct-PA scu-PA XIIa、HMWK PAI-1、PAI-2 激肽释放酶(K) tct-PA 纤维蛋白 tcu-PA Ci-抑制物 纤溶酶原 纤溶酶 α2抗纤溶酶α2巨球蛋白 SK UK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 活化 抑制 纤维蛋白(原)降解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具有抗凝的作用,包括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gDP)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DP). 1.降解碎片X(X’) 与Fg结构相似,可与Fg竞争凝血酶,并可与纤维蛋白单体(FM)形成复合物,阻止FM的交联 2.降解碎片Y(Y’) 可抑制纤维蛋白单体(FM)的聚合及(或)抑制FM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 3.降解碎片D和E(E’) 碎片D抑制纤维蛋白单体(FM)的聚合, 碎片E(E’)竞争凝血酶而具有抗凝作用。 4.极附属物A、B、C、H 可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时间 目前凝血实验室针对临床的检测项目 目前凝血实验室开展较为广泛的几个特殊项目 D-dimer(D-二聚体) D-dimer(D-二聚体)+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AT-Ⅲ (抗凝血酶因子Ⅲ)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产生机理 检测报告的临床价值 疾病的筛查(潜在疾病的排除) 病程的演进 诊断的确定 预后评估 治疗进展 D-Dimer的临床应用 D-Dimer试验的临床意义 D-Dimer试验的临床意义 D-Dimer试验的临床意义 DVT(深静脉血栓) PE(肺栓塞) 对PE和DVT应用的比较 D-Dimer检测诊断可疑DVT或PE的特点 方法 患者例数(n) 发生率 敏感度 特异性 NPV (%) (%,95%CI)(%,95 %CI)(%) 可疑 经典ELISA法 1337 34.7 97 35 96 DVT Vidas-D-D 311 45.7 98 54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