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知识传导机制研究
企业知识传导机制研究
[摘要]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也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的知识资本价值最大化的前提就是高效率地实现知识共享和运用,而这些建立在有效的知识传导上。同时企业隐性知识由于自身的特点而成为企业知识传导的瓶颈,因此,文章通过研究知识传导机制,克服企业隐性知识的传导障碍,实现知识传导和知识应用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知识传导;传导类型;传导机制;隐性知识
知识经济浪潮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知识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性资源,决定了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也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传导是指现有的知识从一个主体传到另一个主体,并为所在的组织吸收、整合、应用和创新,使之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增量。研究知识传导过程,总结其传导规律,有利于增强企业知识传导的流动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吸收、整合、共享和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同时企业内部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显性知识易于在人与人之间广泛传递、理解和交流;而隐性知识难以被编码化、无序、非线性、结构松散以及难以传播。因此,如何有效地传导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就成为企业知识传导的瓶颈。
一、企业知识传导的理论演进与传导模式
(一)企业知识传导的理论演进
对知识传导的理论演进研究从认为隐性知识不能被传导、知识作为公共品可以实现无成本传导以及知识可以传导但是存在障碍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知识划分为客观知识和经验知识,这是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对应的。客观知识是显性的,可表达的,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进行传播;经验知识通常是长期积累而拥有的,不易用语言来表达,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并且传播起来比较困难。即认为企业隐性知识是针对特定内容或者特定市场的,被个体所获取和拥有的不能编码化而进行传播。(2)早期的经济学家如罗默(romer,1990)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商品,不具有排他性,知识可以进行无成本的传导。另外,johson、mcmanus(1970)认为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可以以边际成本为零进行知识传导,这就可能会导致知识创造者面临知识创造与合理回报之间的矛盾。(3)知识传导随着国际化进程理论的发展而有了新的认识。zander(1991)、kogut(1995)认为跨国公司是实现知识传导的有效载体,知识随着资本和产品的流动而流动。因此,研究资本流动、国际贸易摩擦等相关问题的本质就是知识传导问题。teccce提出了影响知识传导的主要因素,即知识传导历史经验的丰富性、传导的成本、技术先进性和使用同类技术的企业数目。另外,知识传导也会受到组织现有知识存量和接受者的吸收能力的影响。levinthal(1990)提出,当新的知识与接受者现有知识库里的知识相一致时,知识传导则比较顺利;知识的传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差距越大,则知识传导就越困难;szulanski(1996)研究了知识内在粘性,他认为影响知识传导的两种因素是激励因素和与知识相关的因素,前者能够消除或者降低由于知识传导给企业带来的原有秩序被打乱的抵制情绪,后者则与知识的隐含性、模糊性等特征相关。
(二)企业知识传导模式
企业知识传导模式有nonaka的知识创造螺旋模型、hedlund的知识传导三阶段模式以及gilbet-hayes的知识传导五阶段模型。(1)nonaka的知识创造螺旋模型。日本的nonaka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该模型包括两种知识形式(隐性和显性知识);一种互动动力——传递;三个层面的社会集合(个人、集体和情境);四个知识创造过程(社会化、外化、结合和内化)。他认为企业应主动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提供便利,个人隐性知识是组织知识创造的基础,知识创造的四个过程在企业不同组织层次上的知识转化所产生的这种螺旋式过程是知识创造和再创造的关键,持续不断地增加了组织和个人的知识存量。(2)hedlund的知识传导三阶段模式。hedlund在1994年提出了n型组织概念,他认为n型组织要比传统的m型组织更好地适应知识型组织设计的要求,他将知识创造、传递和使用引入了n型组织,从而建立以三个因子为基础的结构:两种类型的知识(隐性和显性知识)、四种形式的载体(个人、小群体、组织和跨组织领域)和知识传递与转换动力。同时知识传递又包括明晰化与内化、扩展和挪用、同化和传播三个过程。他认为知识的传递是通过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整套过程,组织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实现了知识的创造。(3)gilbet-hayes的知识传导五阶段模型。gilbet-hayes在1996年提出了企业内部知识传导的获取、沟通、应用、接受和消化的五阶段知识传导模型。该模型将企业知识传导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描述。取得阶段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