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散)3.13《柳永词二首》检测试卷(含答案).docVIP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散)3.13《柳永词二首》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 柳永词二首 雪梅香 柳 永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各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内容赏析】 这首词是很典型的睹物伤情之作。诵读本词,像是在翻看一幅“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各西东”雨迹云踪的旧照,而眼前总像有一位手持单反长镜的摄影大师在不停地“扫射”。柳永就是这位绘画巨匠,他用独有的彩笔给后人绘制了自然秋景、人间秋色的图画;柳永就是这位摄影大师,他用单反长镜留存了情人雨迹云踪、美好往事的旧照。 独立高楼,面对晴朗天空下凄凉萧条的秋色,引动了应该与当年宋玉相同的悲秋情绪。渔市独起的碧烟寒凉缭绕,水村枯凋的红叶忧伤飞舞。南国的天空辽阔无际,江水溶溶,千里宽广,大浪淹没了斜阳。 迎风中想起了佳丽,别后一定容颜忧伤,愁眉不展。可惜当年的忽然离别,使花前月下的两情缱绻,就这样如落花流水无情消失,彼此从此分隔东西,那雨迹云踪的往事成了美好的回忆。无依的怨恨、相思的情意,只好全都嘱咐给远飞的鸿雁,遥寄给佳丽。 蝶恋花 [常识·速览]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时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蝶恋花》写于柳永漫游江湖之时,词人漂泊沦落,触景生情,春愁难耐,相思骤生,为他的意中人写下这首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歌。 [文本·精析] 1.“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草色烟光残照里”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联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借景抒情,表现了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 意境类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考查方向: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设问方式: 1.“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2.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 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解题套路: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形象意境特点; 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解题步骤: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