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B卷)-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解析版)
【学易精品课堂】同步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明代有学者认为:“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这反映其
A. 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 认为土地兼并难以根治
C. 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D. 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答案】B
点睛:“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是解题关键信息。
2.明朝有一个叫乔宇的大臣在给武宗皇帝的上疏中曾说道,大同府的一些州县,因“皆漫散平地,相离边墙不远,百姓依村堡住居,无园林桑枣之利,虽有田亩耕种,所获不多”。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 “田亩”之外的副业生产对于小农生活的重要性
B. 大同府社会秩序良好
C.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难以为继
D. 地方大臣关心民间疾苦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无园林桑枣之利,虽有田亩耕种,所获不多”说明“田亩”之外的副业生产对于小农生活的重要性,故A项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反映的是大同府一些州县的农民情况种植粮食作物,但收获不多,不能反映小农经济难以为继,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地方大臣关心民间疾苦,故排除D。
点睛:“无园林桑枣之利,虽有田亩耕种,所获不多”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副业的重要性。
3.《孟子·梁惠王上》提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该材料最能反映古代小农经济的
A. 自给自足
B. 男耕女织
C. 精耕细作
D. 因地制宜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小农经济下,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勉强可以自给自足,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CD项。
4.考古学家对下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积极研究,研究结果是,此图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其中最合乎研究结果的是
甲骨文中的“田”字
A. 土地私有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均田制
D. 初税亩
【答案】B
5.“三月桃花水,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春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杜甫《春水》)诗中提到的唐代经济情况包括
A. 农民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他们使用的耕牛、种子等,都是由地主提供的
B. 小河边有架用竹片造的水车在旋转,上面吊的许多竹筒正在灌溉“小园”
C. 小农经济的基本生产经营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
D. 自然条件的完备带动了家庭手工业的繁荣
【答案】B
【解析】材料“连筒灌小园”反映了人们用筒车灌溉“小园”的史实,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民使用耕牛、家庭手工业,故ACD项排除。学科网
6.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答案】D
7.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来源:学科网]
A. 加速了社会制度的更替
B. 增强了鲁国的国力
C. 开中国税制之先河
D. 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鲁国的初税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初税亩”客观上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促进了经济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故A项正确;初税亩增加了国君的收入,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早于“初税亩”;D项是指商鞅变法,排除。
点睛:从材料“公元前594年”“鲁国”“按亩收税”中分析出是初税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正确答案。
8.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农业的谚语,比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些谚语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 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
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 面临自然灾害、难以抵御
D. 生产效率不高、自给自足
【答案】A
【解析】“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分明就是根据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故A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和农时之间的关系,而非侧重于表述小农经济的生产规模和男耕女织的特性,故B错误;小满、小暑、白露等属于农时,而不是自然灾害,故C错误;材料信息突出的是在何种农时下安排何种农业生产活动,而没有提及生产效率的问题,故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小满、小暑、白露等,联系所学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知识分析解答。
9.生产工具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课件:必修二《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共37张PPT).ppt
-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课件:必修二3.3《dna分子的复制》 (共44张PPT).ppt
- 【全国百强校】重庆外国语学校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等效平衡 课件 (共30张PPT).ppt
-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课件: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ppt
-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课件: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ppt
- 【全国百强校首发】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
- 【全国百强校首发】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共36张PPT).ppt
- 【全国百强校首发】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图片版).doc
- 【全国省级联考word】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