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六课认识从何而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第六课认识从何而来

探究一: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3.实践的三个特点: 客观物质性(要素、过程、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 (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创造改造) 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历史性) 2、我国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来指导未来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 A 、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 、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C 、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 、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广州亚运会的会徽的主体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这一设计体现了 A.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Ⅰ、(2009安徽卷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09海南卷)“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D. ③④ 虽说目前登月依然是每个普通百姓的“白日梦”,但通过已经登上过的宇航员与“嫦娥”系列航天器给我们捎回关于宇宙与月球的有关信息。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月球年龄之谜 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 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后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 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7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第一个 2004年 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第二个 2005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个 2006年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个 2007年 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个 2008年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第六个 2009年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七个 2010年 加大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都针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实际情况,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