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物志政训康熙政要
人物志 政训 康熙政要
《人物志》序
阮逸撰
人性为之原,而情者性之流也。性发于内,情导于外,而形色随之。故
邪正态度,变露莫状,溷而莫睹其真也。惟至哲为能以材观情、索性、寻流、
照原,而善恶之迹判矣。圣人没,诸子之言性者各胶一见,以倡惑于后、是
俾驰辨斗异者得肆其说,蔓衍天下。故学者莫要其归,而天理几乎熄矣。予
好阅古书,于史部中得刘邵人物志十二篇,极数万言。其述性品之上下,材
质之兼偏,研幽摘微,一贯于道,若度之长短,权之轻重,无铢发蔽也。大
抵考诸行事,而约人于中庸之域,诚一家之善志也。由魏至宋历数百载,其
用尚晦而鲜有知者。吁!可惜哉。矧虫篆浅技,无益于教者犹刊镂以行于世,
是书也,博而畅,辨而不肆,非众说之流也。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
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檠栝,其效不为小矣。予安得不序而传之。媲夫良
金美玉,籝椟一启,而观者必知其宝也。
《人物志》自序
【魏】刘邵撰
【凉】刘昞注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天以三光著其象,人以聪明邵其度。聪明
之所贵,莫贵乎知人。聪于书计者,六艺之一术。明于人物者,官材之总司。
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
人之辞。君子者,小人之师。小人者,君子之资。师资相成,其来尚矣。叙
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九土殊风,五方异俗,是以圣人立其教不易其方,
制其政不改其俗。制礼乐,则考六艺祗庸之德。虽不易其方,常以诗礼为首,
虽不改其俗,常以孝友为本。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
而成天功也。继天成物,其任至重,故求贤举善,常若不及。天功既成,则
并受名誉。忠臣竭力而效能,明君得贤而高枕,上下忠爱,谤毁何从生哉。
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
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
者哉。采士饭牛,秦穆所以霸西戎,一则仲父,齐桓所以成九合。是故仲尼
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举德行为四科之
首,叙生知为三等之上,明德行者道义之门,质志气者材智之根也。又叹中
庸,以殊圣人之德。中庸之德其至矣乎,人鲜久矣,唯圣人能之也。尚德以
劝庶几之论。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三月不违仁,乃窥德行之门。若非志
士仁人,希迈之性,日月至焉者,岂能终之。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仁者
爱物,蔽在无断。信者露诚,蔽在无隐,此偏材之常失也。思狂狷,以通拘
抗之材。或进趋于道义,或洁已而无为,在上者两顺其所能,则拘抗并用。
疾悾悾而无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厚貌深情,圣人难之,听其言而观其所为,
则似托不得逃矣。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言必契始以要
终,行必睹初以求卒,则中外之情粗可观矣。人物之察也,如此其祥。不祥
察则官材失其序,而庶政之业荒矣。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
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卷上
九徵第一
人物情性志气不同,徵神见貌,形验有九。
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性质禀之自然,情变由于染习。是以观人察物,
当寻其性质也。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知无形
状,故常人不能睹,惟圣人目击而照之。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
质不至则不能涉寒暑,历四时。禀阴阳以立性,性资于阴阳,故刚柔之意别
矣。体五行而著形。骨劲筋柔,皆禀精于金木。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
由气色外著,故相者得其情素也。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质白受采,味甘受和,中和者百行之根本,
人情之良田也。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惟淡也故五味得和焉,若苦则不能甘
矣,若酸也则不能咸矣。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平淡无偏,群材必御,
致用有宜,通变无滞。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譬之
骥 ,虽超逸绝群,若气性不和,必有毁衡碎首决胸之祸也。聪明者,阴阳
之精。离目、坎耳,视听之所由也。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
兼二美。知微知章,耳目监察,通幽达微,官材授方,举无遗失。自非圣人
莫能两遂。虽得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功能遥控集成电路TX一2/RX一及其应用.PDF
- 五年制细胞生物学技术教学大纲20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PDF
- 五抓苯酚是一种重要的防腐剂在穿着残留有五抓苯酚PCP的纺织品.PDF
-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半年报告.PDF
- 五端口模式—2522x伺服阀2MTSSystemsCorporation.PDF
- 五里坨南宫住宅小区AB地块保障性住房项目-北京环境保护科学.PDF
- 井冈山卷烟厂电子控制卷烟生产配套工程技术应用项目-至顶网.PDF
- 井控设备操作.PDF
- 亚太婚庆博览2015-参展商手册电邮hwitakleelogisticscom.PDF
- 亚太地区人与森林论坛-recoftc.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