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明清时期潭柘寺兴盛的原因以潭柘寺现存碑刻为例.pdfVIP

试析明清时期潭柘寺兴盛的原因以潭柘寺现存碑刻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明清时期潭柘寺兴盛的原因以潭柘寺现存碑刻为例

试析明清时期潭柘寺兴盛的原因——以潭柘寺现存碑刻为例 史敬芳 摘要位于京西门头沟区的潭柘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如今都是北京地区甚至整个华北地区一个 重要的所在,与北京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潭柘寺在明清时臻于极盛,对以后潭柘寺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潭柘寺现存碑刻为例从潭柘寺与皇家、高僧、民间香会等几个主 要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潭柘寺兴盛的原因。 关键词皇家高僧 民间香会兴盛 深山隐古寺,云海腾蛟龙。潭柘古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 中心30余公里。潭柘寺风水极佳,坐北朝南,“以一小培填当群山心,九峰廒而立焉 。,背依宝珠峰,周围有太行余脉的九座高大山峰呈马蹄状环绕,宛若众星捧月。高大的 山峰挡住了从西北而来的寒流,潭柘寺所在之地自然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 燕谚谓:“先有潭柘,后有幽州。此寺之最古者也2”,悠悠古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 历史,且历经历史的沉浮,与北京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嘉福寺,唐改名龙泉寺,金阜统元年改名大万寿寺3。明天顺初, 奉敕改名嘉福。4康熙时赐名为“岫云寺”,几经易名,但因寺后有龙潭,山前有柘树, 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潭柘寺。对于潭柘寺的始建年代,学术界目前存在争议。5但始建 于三世纪初当是~般共识。当初的嘉福寺规模不大,并且因着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 传入北京初期,不被广大百姓所接受,所以嘉福寺自建成之始,影响并不大。直到唐代 才兴盛起来。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及唐初太宗皇帝对佛教崇奉,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力 条件。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佛教华严宗高僧也就是后来被成为潭柘寺 祖师的华严和尚(一说是华严三祖法藏)在幽州都督张仁愿的襄助下,购得嘉福寺附近 的土地以扩建寺院,寺名改为龙泉寺。唐武宗排佛,使潭柘寺再次荒废,直到五代后唐 时期著名的从实禅师的到来,才使潭柘寺得到了中兴。潭柘寺也因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 辽时由于幽州地区律宗兴盛,而禅宗发展缓慢,因而潭柘寺香火衰微,直到金代,潭柘 作者简介史敬芳:女,现为北京联合大学08级专门史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北京佛教文化。 1(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北京:北京古籍if{版社。1982年1月,第1312页。 2(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北京;北京古籍:乜版社,1982年1月,第1268页。 3《日下旧闻考》引《五城寺院册》.(明)谢迁:《重修潭杯嘉福寺碑记》。 4出自潭榍寺碑文(明)谢迁:《壁修潭柘嘉福寺碑记》。 5关于潭柘寺始建年代,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始建f晋说和始建于庸说.始建干晋说占主流。有学者认为潭柘寺应始建 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也有学者认为心始建十西晋·阡帝永嘉元年(307年)。现存的资料除了可以作为参考 的碑文外,并无其他文献记载.所以关于此问题的最终解释,还有待更多的史料来证明。但潭柘寺始建于西晋嘉福 寺应可以作为我们立论的基础。 寺才迎来第一个辉煌时期。金代潭柘寺先后出现了数位禅宗佛学大师,皇统元年(1141) 金熙宗亲到潭柘寺礼佛,并赐名“大万寿寺”,使潭柘寺与皇家拉上了关系,地位显著 提高。元时的潭柘寺依然辉煌,香火繁盛。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在观音殿中有一块妙严大 师1的“拜砖。此妙严公主为蒙古人,皇室公主,从中可以看出潭柘寺的恩宠地位。明 代是潭柘寺的兴盛时期。明朝几乎历代皇帝和后妃都笃信佛教,所以有明一代,潭柘寺 得到了多次大规模整修和扩建,从而奠定了今天的格局。清朝对潭柘寺的整修基本都建 立在明朝的基础之上。清朝时潭柘寺的鼎盛时期,康熙定潭柘寺为“敕建,使这座千 年古刹正式成为皇家寺院。 沧海桑田,几度辉煌,历史上的潭柘寺一直是北京地区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宏刹巨 寺,尤其是明清时期,是潭柘寺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本文试从潭柘寺与皇室、高僧、 民间香会、官宦士绅、寺庙田产几个方面来探讨此一时期兴盛的原因。 一、潭柘寺与皇家 细数潭柘寺的历史,几度兴衰,潭柘寺与阜室的关系在其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 色。明代的宗教政策,就佛教而言,虽然有洪武初期对佛教的限制利用及后期有明世宗 的排佛之举,但从整个明代来看,统治者对佛教的总体态度具有宽容性的特征,尤其成 化以后,几成放任趋势。有学者据《明宪宗实录》作过统计,成化20多年间,传升僧道 官达三百数十次之多。2此外,还以道士崔志端为礼部尚书:道士杜永祺等的封号竟多至 18字,超过祖宗庙号、亲王及文武大臣谥号。尤其明武宗,竞自称大庆法王,作金印,兼 给诰,乃至与圣旨并称。所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