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ppt课件
4.2 指南2——肿瘤相关性贫血(非化疗相关)的治疗 肿瘤相关性贫血(非化疗相关) 实体肿瘤 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进行铁指标研究,根据需要进行补铁a 如有明显症状进行即进行输血3.4,见指南4 无明显症状密切观察 不适用EPO类药物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MDS 见指南6 其他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根据相关指南进行病因治疗 根据症状进行输血c,见指南4 还需要进行研究确定是否适用 EPO类药物治 a: 在使用EPO同时,建议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补铁治疗,推荐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见指南8.9 b:根据中国输血法规定,只有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到6g/dl,才允许输血 c:输血能增加患者血栓形成风险,预防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见指南5 4.3 指南 3——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治疗 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 症状评估 重度以上的贫血患者 中度并伴随有严重症状的, 需立即纠正Hb的患者 以往使用EPO无效的患者 可以考虑输血并见指南4 输血以及使用EPO均能增加患者血栓形成风险a,预防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详见指南5 推荐使用EPO药物进行治疗b 治疗方法见指南5 轻度贫血患者 中度但不伴随有严重症状的,休息和加强营养师即可改善症状的患者 有输血过敏史的患者 a:2009年6月在JCO杂志发表的荟萃分析表明{22} ,输血和EPO类药物仅能增加患者血栓形成风险 b:在使用EPO同时,建议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补贴治疗,推荐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见指南8,9 4.4 指南4——肿瘤患者输血相关适应症 肿瘤患者红细胞输注的适应症a以及目标值 Hb6g/da 无症状,无明显的合并症 观察 定期在评价 无症状,有并存病或高风险 并存病 心脏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心病 慢性肺病 脑血管疾病 高风险 近期增强化疗或放疗伴有血红蛋白递减 有症状 持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胸痛,运动性呼吸困难,轻度头痛,晕厥,影响工作和惯常活动的重度疲劳 进行红细胞输注 考虑红细胞输注 应用EPO治疗肿瘤贫血时,一般Hb上升至12g/dL时可以停药,要注意高Hb出现,对于有高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1],见指南 5,应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和治疗,每日2000~4000IU,可每日1次,也可1日2次。一般应用1~2周。如出现血栓,可应用tPA或低分子肝素或安卓进行治疗,参考2011 NCCN肿瘤与血栓治疗指南和2011年中国肿瘤与血栓治疗指南。 高危血栓者评估 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以作相应预防 血栓栓塞史 遗传变异 血液高凝状态 化疗前血小板计数升高 高血压 类固醇 长期制动 近期手术的 多发性骨髓瘤的沙利度胺和雷利度胺 激素类药物等 抗血管生成抑制药物 4.5 指南 5——输血和EPO治疗所致血栓的预防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讨论稿 (2012-2013版) CSCO肿瘤相关性贫血 专家委员会名单 主 任:马 军 王杰军 副主任:张 力 石远凯 朱 军 王健民 陆 舜 指 导:孙 燕 廖美琳 管忠震 委员(含主任和副主任 排名不分先后,共28人) 李 进(上海复旦肿瘤医院) 王杰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陆 舜(上海胸科医院) 冯继锋(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 秦叔逵(南京八一医院) 王 琳(南京八一医院) 胡 冰(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内科) 马学真(青岛市肿瘤医院) 张沂平(浙江省肿瘤医院内科) 石远凯(医科院肿瘤医院) 于世英(武汉同济医院) 朱 军(北京肿瘤医院) 王雅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刘晓晴(北京307医院肿瘤内科) 张明智(郑州大学一附院肿瘤内科) 卢 铀(四川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刘文超(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马 军(哈尔滨血研所) 刘基巍(大连医科大学一附院肿瘤内科) 刘云鹏 (中国医科大学一附院肿瘤内科) 李晓玲(辽宁省肿瘤医院内科) 张 越(吉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张 力(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张军一(广州南方医院) 黄 诚(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 王哲海(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 姚 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背 景 在2010-2011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以后,此共识受到各级临床机构以及科研单位的重视。 随着对于共识的不断实践以及深入,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根据国外相关指南以及共识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新的知识和经验被带入到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的领域中。 专家委员会决定将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