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公开课培训材料.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建议PPT中学高中小学培训资料知识分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坚守心灵阵地,捍卫民族气节。 制作 保山十中 杨朝 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作者介绍 家庭---- 父亲: 班彪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 史书: 《汉书》 辞赋: 《两都赋》 诗: 《咏史诗》 《汉书》(《前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新地皇四年(公元23)共230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共100篇 。 史书体例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春秋》 (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 (左丘明)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国语》----传为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 (作者不详,由西汉刘向编订)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准确朗读 整体感知 稍迁至栘中厩监 且鞮侯单于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置煴火,覆武其上 武卧啮雪 使牧羝 yí,园名;jiù,马棚,马圈 jū,dī.单于:蒙语为广大,天 gōu,姓氏 yān zhī,匈奴王后 yūn,微火 niè,咬,嚼 dī,公羊 武能网纺缴 节旄尽落 虽蒙斧钺汤镬 劾大不敬 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 máo,牦牛尾的毛,原为牦牛尾做装饰的旗 yuè,斧子;huò,锅,汤镬,开水锅 hé,弹劾 想一想: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去匈奴前。 第二部分(2—9)在匈奴。 第三部分(10)回汉朝。 梳理清人物的关系 主人公:苏武(汉使主将) 次要人物:张胜(汉使副将) 常慧(汉使假吏) 缑王(胡人,先降汉,又降胡) 虞常(前降将) 单于(匈奴最高首领) 卫律(前降将) 於靬王(单于弟弟) 李陵(后降将) 汉使者 第一部分(1)去匈奴前—交代出使背景。 汉匈互换人质,苏武奉命出使。 讨论:4、5两段中为了使苏武投降,卫律采用里那些手段? 1、 2、 3、 笼络(候问、会论、募降者赦罪) 威逼(举剑拟之) 利诱(富贵如此) 1、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卫律:威逼利诱 软硬兼施 (逼降、诱降)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李陵: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劝降) 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 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 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 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  ? 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1)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主动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他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虽然也已投降,但是对汉朝还有感情,还有羞耻之心,苏武和他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2)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先自陈心志,晓以大义,后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招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为什么有不同?有何不同? 3、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是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