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训练的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训练设计 1.(1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2分)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3分) (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1分)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5分).答案要点:(11分) (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2分)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以家庭为单位。③封闭性。④分散性。(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3分) (2)材料二。(1分)主要观点: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5分) 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农战》 材料二: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的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土地属于集体,但生产和经营权属于农民,这是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我们说要给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以长期的保障,15年不变,30年不变,就是说永远不变。---温家宝在2006年3月14日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农业税作为国家的重要税种,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作为纳税人,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针对农民增收难、农民负担重的突出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际,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举措,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回良玉在“纪念废止农业税条例暨全面取消农业税座谈会” (3)前者主要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后者则代表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2分) (4)改革开放后,我国非农产业发展迅速,反哺农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4分) 5、(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我国农耕文明达到鼎盛,近代文明开始萌发。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材料一: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锻工立花轿,纱工立广化寺桥。 ——(乾隆)《苏州府志》 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为可笑。 ——《雍正朱批谕旨》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请回答: (1)透过上述材料,你获得哪些有关明清时期近代文明萌发的历史信息?(3分) (2)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实现社会转型?试从政策因素方面加以分析。(4分) (3)康有为认为,欧洲的成功在于“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依据上述图片材料,简要说明英国在“新政新法新学新器”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4分) (4)透过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