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香格里拉县纳帕海地处生态脆弱的石灰岩地区,位于金沙江上游,对其周边
区域退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可了解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的过程与规律,而且可对相似地域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采用时空互代法,
以滇西北高原香格里拉县纳帕海周边区域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为对象对其水土保
持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植被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效应以及水土保持效应进行研究。结
果表明:
1)由不同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可知,从荒草丛、灌丛、人工混交林依
次到天然次生林,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性逐渐增加,群落逐渐由单层群落结构依次变
为多层群落结构;在群落水平结构上,乔木层个体数不断增加,草本层个体数先下
降后上升。在各植被群落及其不同层次的植物组成结构特征方面,灌木层和草本层
生态优势度趋于上升,而物种多样性趋于下降。与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0.49~O.83)
相比,革本层始终保持着相当高的多样性(0.79~O.90)。这是群落处于演替早、中
期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由O.92下降为O.80,
生态优势度由0.19下降为0.17。在草灌层生物量方面,荒草丛、5年生灌丛、13年
生人工混交林和15年生天然次生林的灌木层生物量分别为0、8.1704t/hm2、
和1.6966/hm2。总之,天然次生林的生态结构最好,灌丛和人工混交林次之,荒草
丛最差。
2)对不同地类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发现,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坡耕地、荒草地、
天然次生林地、灌木地和人工混交林地O~20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分别比20~50cm
钾具有易迁移性,土壤表层钾易被淋洗到土壤底层,故不同地类土壤各层次的全钾变
动小。此外,表层土壤的速效磷、水解性氮以及速效钾的含量也远大于下层土壤,这
表明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无论是荒草丛、人工混交林、灌丛、天然次生林,还是坡耕
土壤。
从植被类型看,O~20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以灌木地最大,其次是人工混交林
地和荒草地,天然次生林地最小,灌木地的土壤孔隙度分别比坡耕地、荒草地、天然
次生林地、人工混交林地高8.7%、24.7%、45.9%和14.3%。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
度的变化刚好相反,天然次生林地土壤的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灌木地O~20cm土
层的土壤容重分别比坡耕地、荒草地、天然次生林地、人工混交林地低16.5%、12.8%、
25.9%羊1J
6.1%。在O~20cm土层中,灌木地的有机质含量最大,分别比荒草地、坡
土层中,有机质含量除荒草地比坡耕地略少外,灌木地、天然次生林地和人工混交林
地分别比坡耕地高12.2%、38.6%和19.3%,说明在深层土壤中,人为影响越来越小。
全氮、全磷在不同地类的分布规律也与有机质的分布基本一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复措施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则非常/J-,与坡耕地相比,除荒草地的速效钾含量略有
增加外,其余地类均表现为负增长。速效磷、水解性氮含量在5种地类中总体表现为
灌木地、人工混交林地以及坡耕地大于荒草地,而速效钾则是荒草地最大,这与荒草
地具有丰富的草本植物有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灌丛的土壤理化效应最佳,人
工混交林次之,荒草丛较差,由于天然次生林的本底立地条件差,因此其理化性能赶
不上其它类型。
3)通过对四个人工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特征进行分析可知,2003年7~10月
产流降雨的径流深分别为荒草地87.29mm、坡耕地75.39ram、天然次生林地
为32.6%、46.4%,比荒草地减少坡面产流为43.O%、54.7%:人工幼林地、天然次
生林地和荒草地分别比坡耕地减少土壤侵蚀量为43.1%、53.3%和15.6%。这说明退
化生态系统的坡面经过自然恢复及人为修复后,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天然次生林和
人工幼林有较好的减轻土壤流失的作用。坡耕地是生态功能最差,对下游江河湖泊
威胁晟大的退化生态系统类型。最后,通过对产流产沙及其与降雨、60rain降雨强
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知,产流量与产沙量均与降雨薰和最大60min时段降雨强度
呈显著线性关系,产沙量与产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也显著。
ll
通过以上对不同生态修复地类的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效应以及水土保持效应等
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随着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群落由早期荒草丛的单层地上结
构演变为灌丛、人工混交林以及高山松天然次生林的复杂多层结构,利用它们多层
群落整体结构有更大的生态效益。在雨季,人工幼林、人工混交林以及高山松天然
次生林通过林冠层的截留,凋落物增厚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韧皮部结”的发育生物学研究.pdf
- 民国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体制化研究19211937.pdf
- 欧盟15国科学合作结构及析因(19942003).pdf
- 欧文氏杆菌CXJZ95198非纤维素降解特性及manA基因的克隆研究.pdf
- 气道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调控αSMA表达的转录辅助蛋白的筛选.pdf
- 氢键系统中孤子特性的研究.pdf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痕量铅.pdf
- 氢吸附硅表面稳定性及氢钝化对In吸附Si(100)面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求索进化之路——论严复的“天演”思想.pdf
- 沈阳地区健康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与踝臂指数的研究.pdf
- 浮霉状菌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厌氧氨氧化活性研究.pdf
- 海岛棉ERF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pdf
- 海底热液口甲壳类线粒体基因组及罗氏沼虾生物钟基因的分子解析与进化分析.pdf
- 海南猕猴macaca mulatta brevicaudus雄雄单元的社群行为研究.pdf
- 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生态学及行为特征.pdf
- 海南坡鹿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活动预算假说的验证.pdf
-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的领域、活动区和生境利用.pdf
- 海南中老年人骨量变化趋势研究.pdf
- 海洋底栖多毛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pdf
- 海洋放线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1023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pdf
最近下载
- Fronius伏能士 TPS320 400 500 600iv TPS400 LSCADV MIG.MAG电源操作手册.pdf VIP
- 4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议题式教学课件 23张-【新教材】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pptx VIP
- 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检查井施工方案.pdf VIP
- 14J936 变形缝建筑构造.docx VIP
- 有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协议限制性股权.pdf VIP
- 金融业三个办法新规及实操要点解读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教育完整教案.pdf VIP
- 公文语言的特点.doc VIP
- 辅助生殖拮抗剂方案标准化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2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