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部分 一 子午线轮胎设计理论及方法1-1.ppt

第五部分 一 子午线轮胎设计理论及方法1-1.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部分 一 子午线轮胎设计理论及方法1-1

CSSOT理论提出的观点 建立帘线曲线图及其用它来测定疲劳强度的方法 在交替变化的平面剪切和双轴拉伸情况下的耐疲劳性应由每个周期性剪切应变的幅度和所用的最大应力值来确定 * (CSSOT)的主要内容: 1.静态和动态应力-应变分量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步骤 为计算轮胎复杂结构和各种负荷模式,要想建立一个通用而有效的数学模型看来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根据每项特定的设计任务而提出特定的数学模型。 * 图5-27轮胎数学模型的主系统 * 图5-27所示为一个用于连续计算轮胎周期性应力-应变的、包括若干数学模型的主系统,共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轮胎在不同类型路面上的动态负荷,把轮胎视为具有一定质量作用的一组黏弹性单元(a)。 第二步:确定轮胎表面几何形状和力的变化(b)。 第三步:计算轮胎各单元的周期性应力-应变 (c) 。 * 2.多种复合应力状态下增强弹性体的疲劳强度 CSSOT理论认为帘线和橡胶界面的剥离和橡胶基体的撕裂,是子午胎破损的主要形式。 对带束层和胎体反包层边缘等应力集中区的分析表明,剪切应力在各个方向均存在,因此,在确定极限强度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 CSSOT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最重要的结果是降低带束层边缘的周期性应力(见图5-28),由此可提高轮胎耐久性10%~15%。 * 图5-28按不同理论制造的轮胎胎体-带束层剪应力 I-自然平衡断面轮廓;Ⅱ-CSSOT断面轮廓 a-充气压力引起的应力沿带束层宽度分布; b-轮胎负荷引起的应力沿带束层宽度分布; c-滚动轮胎带束层边缘应力周期 * 图5-29表示了在具有不同的胎体反包高度和胎圈增强部件的胎圈区承受最大负荷点的周期性应变强度(轮胎断面轮廓保持不变)。 实例表明,不仅断面几何形状,而且轮胎内部结构,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周期性应力-应变。 因此,选择在损坏区应变强度值较低的设计方案,其轮胎的耐久性较高。 * 图5-29 子午胎胎圈承受最大负荷点M应变强度动态分量ε1a和静态分量ε1m对反包高度h与胎体中心线距离d的关系 I-方案1;Ⅱ-方案2 a-滚动轮胎在点M的应变强度循环周期 * 从图中看出方案1(反包高度为40mm)在最大负荷M点的应变强度动态分量ε1a和静态分量ε1m值均低于方案2(反包高度为50mm)。 使用CSSOT理论设计的轮胎可减轻重量2%~3%,降低滚动阻力10%,延长寿命10%-15%。 * 七、轮胎最佳轮廓设计理论- GUTT( Grand Unified Tire Technology )轮廓理论-大统一轮胎技术 起源:RCOT和TCOT理论基础 研究目标:提出一个将轮胎自然平衡轮廓和非平衡轮廓理论统一起来的新理论。 如果此项研究成功,GUTT将成为轮胎轮廓设计最根本的理论。 * 1.GUTT轮廓设计原理: GUTT轮廓理论基础:有限元分析和优化技术,它在轮胎轮廓最佳化中,可算是最先应用数值最佳化方法的。 在实施GUTT过程中,根据现有的轮胎设计,要优化的特定性能和相关的约束条件,用计算机求得轮胎优化设计方案。 图5-30 GUTT流程图 * 例如,要改进操纵性能 目标函数:使带束层张力和胎圈部位帘线张力达最大 设计变量:轮胎轮廓 约束条件:轮胎尺寸和诸如耐久性等其他性能。 在敏感性分析过程中,通过反复微调设计变量以评价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而确定优化发展方向。 * 2.GUTT轮廓设计理论在轮胎设计中的应用 (1)扁平轿车轮胎 由于高宽比较小的轮胎其高度也较低,因此用RCOT非自然平衡轮廓理论控制张力分布比较困难,其效果大大降低。考虑将GUTT轮廓理论用于改进低断面轮胎性能,则便可证明GUTT的效果。 * 选择205/60R15规格轮胎应用GUTT轮廓理论 目标性能:最大限度提高带束层和胎圈部位帘线张力 制约条件:轮胎断面内周长线必须不变 设计变量的范围:从带束层端部到胎圈底部的区域。 得到优化结果的轮胎轮廓带束层端部附近向外突出,而胎圈附近则向里凹陷。 * 图5-31 * 5-32 GUTT和普通轮廓轮胎张力分布 ←优化张力← --普通张力; ——优化轮廓;----普通轮廓图 * 将GUTT轮廓轮胎与普通轮廓轮胎作性能比较,使用同样的结构和材料。室内试验表明: 使用GUTT轮廓比普通轮廓在微小侧偏角时的转弯稳定性提高3%;大侧偏角时的转弯稳定性则提高4%。 在试验场的实车评筛中,GUTT轮廓的轮胎在干、湿路面上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改善。不过,乘坐舒适性略有降低。 * (2)载重车和大客车轮胎 图5-33表示了GUTT轮廓理论在降低载重车和大客车轮胎滚动阻力的轮廓设计中的应用。GUTT轮廓设计理论不仅改变了轮胎模型和目标函数,面且也改善了不同轮胎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