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三校联考试卷.doc
江西省-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三校联考试卷
南昌一中十中新建二中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分×25题=50分)
学习中国古代史,离不开对古文献的阅读和准确理解。据此回答1-7题。
1.()”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产生楚王问鼎的
历史根源是: ( )
A.“国人暴动”,周王室东迁,地位一落千丈
B.管仲改革后,齐称霸诸侯
C.楚军大败晋军,称霸中原
D.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弊端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
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
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
3.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
A.封侯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附益之法”
4.唐朝诗人温庭筠在《送渤海王子归国》中写到:“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 )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 D.日本与唐朝友好往来
5.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 B.宋辽间维持了较长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6.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为了便于管理“汉人”与“契丹人” B.为了维护契丹贵族的统治
C.由于南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 D.为了逐渐学习汉人的制度
7.明朝“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直接反映了: ( )
A.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商品经济发展? ? D.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
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与具体的时空相联系。据此回答8——16题。
8.“殷墟”是在今天的(?? )A.河南洛阳B.山东泰安C.河南安阳D.河南开封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铜镜
11.元朝时,南海、、、、、、、、、、、、、、、、、
16.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班超于公元73年出使西域,两者相距:( )
A. B.2 C.2 D.2
出土文物和历史人物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据此回答17——22题。
17.下列属于秦朝官方标准字体的是: ( )
A B C D
18.下图是印尼爪哇出土的明代铜钱,这些文物说明: ( )
A.明与东南亚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比较频繁
B.明代有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使节来到中国定居
C.郑和下西洋以贸易为主,故沿途有明朝货币出土
D.从明朝开始,有许多华人到东南亚定居
19.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
蔡伦 李时珍 毕升 郭守敬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清时期,中外交往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下图中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金瓶掣签 郑和下西洋 利玛窦来华 明锦衣卫印
A B C D
21.下图是著名的《步辇图》,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 )
A.唐太宗会见印度使者场面
B.唐玄宗会见大食使者场面
C.唐太宗会见土蕃使者场面
D.唐玄宗会见新罗使者场面
22.在下列著名石窟艺术中,具有较多的古印度佛教艺术特色和西域等少数民族风格的是:
云冈石窟 莫高窟 龙门石窟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我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多种选官制度,对当时社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据此回答23—25题。
2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提拔官员和受爵的主要标准是: ( )
A.耕织多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