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灌南县六塘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检测(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江苏省灌南县六塘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检测(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江苏省灌南县六塘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检测(解析版)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 A.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 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 声音的响度变大了 D. 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答案】A 【解析】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音叉不再振动,也就不会再发出声音.故A正确为答案。 点睛: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 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 (  ) A. 大声呼救 B. 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 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 D. 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答案】D 【解析】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时要将自己的信息传导救援人员处,而传递信息的手段是靠声音,大声呼救是不可取的,因为废墟空隙较多,具有吸声功能,A效果不好;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不可取,因为营救人员不知道你被埋在废墟,B不可取;见缝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也是不可取,因为地震后的废墟空隙很小,不足以人员通过,C做法不好;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因固体传声效果好,而且可以节省被埋人员的体力,D最有效果;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固体传声效果好,这类题目属于生活常识类,解决这类习题时不仅要具备物理知识,还要有生活经验,否则就会选择错误。 3. 我们每天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清晨的鸟语、夏日的蝉鸣、悠扬的琴声,人耳能分辨它们是因为(  ) A. 声音不同 B. 音调不同 C. 响度不同 D. 音色不同 【答案】D 【解析】解:因为清晨的鸟语、夏日的蝉鸣、悠扬的琴声,其材料和结构不同,它们产生的音色不同,所以是根据音色分辨出的. 故选D. 考点:音色. 分析: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掌握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4.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实验需要利用放大法进行分析,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C. 考点: 声音的产生. 5. 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即从发声物体着手,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即在传播过程中采用隔声,在人耳处控制噪声即吸声,A噪声监测仪能测量噪声的强弱,不能控制噪声;B道路的隔音板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控制;C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摩托车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答案选D。 6. 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色的不同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答案】B 【解析】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 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故是依据音色的不同辨别的;C.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可以是可听声,也可以是超声或次声,我们就不一定能听到;D.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小于响度的大小无关;故答案选B。 7. 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B. 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 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 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A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声现象 8. 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 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 C. 丙图中,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