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6.3 万有引力定律(17张PPT).ppt

人教版必修二 6.3 万有引力定律(17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二 6.3 万有引力定律(17张PPT)

* *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3、 万有引力定律 F 和F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那么可以得出F大小跟太阳质量M、行星质量m有什么关系? G为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无关。 方向:沿着太阳与行星间的连线 。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大小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复习回顾: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F 例题1、两颗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p,轨道半径之比r1:r2=q,求它们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F1:F2 式中G为比例系数,M为太阳质量。 解:根据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表达式: 则两行星受到的引力分别为 2地球表面的重力能否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会不会作用到月球上?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引力会不会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是同一种力呢? 3拉住月球使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使它下落的力,以及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力也许真的是同一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 牛顿的思考 牛顿的猜想 这些力是同一种力,并且都遵从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当然这仅仅是猜想,还需要事实来检验! 创设情景 月地检验 r月 R地 2 数据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真的遵从相同的规律! 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更加解放!是否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呢???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一、万有引力定律 (1)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2)意义: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G: 引力常量 6.67×10-11N·m2/kg2 思考: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存在万有引力,可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例题1、估算两个质量 50 kg 的同学相距 0.5 m 时之间的万有引力约有多大? =6.67×10-7 N 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这么小的力人根本无法察觉到。 解: 例题2: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呢?(太阳的质量为M = 2.0×1030 kg,地球质量为  m = 6.0×1024 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r= 1.5×1011 m) =3.5×1022N 解: 万有引力的宏观性  3.5×1022 N 非常大,能够拉断直径为 9000 km 的钢柱. 1、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公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 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D.公式中万有引力常量G 的值是牛顿规定的 C 课堂练习 2. 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办法可采用的是( ) A. 使两个物体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减小一半 B.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 C. 使两物体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 距离和两物体质量都减小为原来的1/4 BC 3. 操场两边放着半径为r1、r2,质量分别为m1、m2的篮球和足球,两者的直线间距为r,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C. D.无法判断 C r1 r r2 (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 (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对以后物理学的发展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意义: 1、哈雷彗星回归预测 哈雷彗星 1682 年8 月出现 1758 年12 月25 日晚回归 哈雷 二、引力常量的测量 2、引力常量的测量 【思考】对于一个十分微小的物理量该采用什么方法测量? 科学方法——放大法 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实验室 卡文迪许实验室 人们为纪念这位大科学家,特意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卡文迪许一生勤俭,逝世后留下了大笔遗产,其中一部分由他的家族在1871年捐赠给剑桥大学创办卡文迪许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曾经对物理科学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培养出2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卡文迪许的简介 卡文迪许:英国人,生于法国的尼斯,幼年丧母,性格略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