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化学第一部分
                    分析化学第一部分(第1-5章)工农业生产尖端科学和国防科技国际贸易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第一节 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定义任务作用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确定化学组成:确定相对含量:确定化学结构及对化学性质的影响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按研究对象分按任务分按测定原理分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续前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鉴定组成:测定含量:研究结构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	有机分析:鉴定组成和测定含量:官能团的分析和结构鉴定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重量分析,滴定分析 :光学分析,电分析,色谱分析 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分析续前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S   0.1g , V   10mLS  0.01~0.1g , V  1~10mLS  0.1~10mg , V  0.01~1mLS   0.1mg , V   0.01mL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 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分析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历史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 溶液四大平衡理论的建立 分析化学 由 技术  → 科学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 经典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 现代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为主)第三次变革:由70年代末至今 提供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全面信息,  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之一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误差客观存在定量分析数据的归纳和取舍(有效数字)计算误差,评估和表达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密度了解原因和规律,减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第二节   测量误差一、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二、误差的表示方法三、误差的传递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一、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一)系统误差及其产生原因(二)偶然误差及其产生原因(一)系统误差(可定误差):  由可定原因产生1.特点: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一定 ) 可消除(原因固定)  重复测定重复出现2.分类:(1)按来源分 a.方法误差:方法不恰当产生 b.仪器与试剂误差:仪器不精确和试剂中含被测 组分或不纯组分产生 c.操作误差: 操作方法不当引起(2)按数值变化规律分 a.恒定误差 b.比值误差(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不可定误差): 由不确定原因引起特点:1)不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不定)2)不可消除(原因不定) 但可减小(测定次数↑)3) 分布服从统计学规律(正态分布)二、误差的表示方法(一)准确度与误差(二)精密度与偏差(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一)准确度与误差1.准确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2.误差(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比 注:μ未知,δ已知,可用χ代替μ注:1)测高含量组分,RE可小;测低含量组分,RE可大 2)仪器分析法——测低含量组分,RE大 化学分析法——测高含量组分,RE小(二)精密度与偏差1.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间的相互接近程度2.偏差: (1)绝对偏差 :单次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2)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续前(3)平均偏差:各测量值绝对偏差的算术平均值 (4)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5)标准偏差: (6)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μ已知μ未知(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但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2.  准确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精密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重现性练习例: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钢铁中Ni的百分含量,结果 为10.48%,10.37%,10.47%,10.43%,10.40%;计算单次 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 相对标准偏差。解:三、误差的传递 (一)系统误差的传递1.加减法计算2.乘除法计算(二)偶然误差的传递 标准差法1.加减法计算2.乘除法计算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例:测全Fe含量 K2Cr2O7法40.20% ±0.2%×40.20% 比色法40.20% ±2.0%×40.20%2.减小测量误差1)称量 例:天平一次的称量误差为 0.0001g,两次的称量误差为 0.0002g,RE%  0.1%,计算最少称样量?续前 2)滴定 例:滴定管一次的读数误差为0.01mL,两次的读数误差为 0.02mL,RE%  0.1%,计算最少移液体积?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一般测3~4次以减小偶然误差4.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1)校准仪器:消除仪器的误差2)空白试验:消除试剂误差3)对照实验:消除方法误差4)回收实验:加样回收,以检验是否存在方法误差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