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地理学第十一讲1人为土壤
内 容 一.人为土壤 1).菜园土 2).城市土壤 3).运动场土壤 二.我国土壤与北京土壤 三.世界土壤 四.土壤地理研究法 一.人为土壤(Anthropogenic soil) 受人类长期活动影响或人工堆积形成的完全不同于或者重要性状不同于自然土壤的土壤。 人为土(Anthrosol) 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制的土壤类群名。 人为土壤的提出是土壤科学的发展 1883年,道库恰耶夫提出五大成土因素学说 20世纪30年代,中国土壤学家提出水稻土是人为作用的产物 20世纪90年代,人为土的分类为人们认同 15—17届(1994,1998,2002)国际土壤学会都有人为作用对土壤影响的专题讨论 人为土分类各国重视 日本:耕地土壤中有人工土(man-made soil)和低地水稻土(lowland paddy soils) 德国:厚熟土(plaggenesch)、园地土(hortisol)、和混层土(rigosol) 英国:人造土大土类 澳大利亚:人为土是一独立土纲 新西兰:人为土纲 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提出农耕土大类 美国:人为作用反映在土纲以下的有关分类单元中 中国:人为土分类比较详细 世界土壤参比系统(WRB):受我国影响较大,基本接受我国的方案 现在人为作用的强度不断发展 1,原始人的出现,距今100万年。对土壤没有影响 2,公元前9000—7000年。新石器。人类开始畜牧业。影响很弱 3,到铁器时代,影响加强 4,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影响越来越大 人为作用影响强度如何度量? 有人用 人口与耕地之比 x 单位面积产量 作为人为作用的强度指标 人为作用的方式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主要是通过影响和改变五大成土因素而对土壤发生作用 人为作用使土壤发生那些变化? 1,灌溉引起的土壤洗盐和返盐 黄淮海平原60年代,重视灌溉,轻视排水,盐碱土面积增加52% 2,灌溉引起土壤钙的淋失和复钙 灌溉造成钙的淋失 石灰的使用和含有大量钙的富钙水的灌溉,土壤复钙 3,复盐基和脱盐基作用 灌溉促进脱盐基过程发生 耕作和施肥,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使土壤复盐基的过程 4,促进土壤磷的积累 到1992年,我国累计施用化肥磷3.4百万吨 土壤的肥熟表层比母土有效磷和全磷分别高16—26倍和4—6倍 5,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土壤碳库大致是大气碳库的2倍 6,土壤污染 农药、化肥、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主要是重金属元素的污染 7,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8,带来新的成土物质 1)土垫的人为作用:有机肥、家畜肥等 2)泥垫的人为作用:在南方的某些地区,江湖沉积物 9,灌淤作用 新疆塔里木盆地,灌溉每年淤泥厚度 0.25---0.85厘米 10,深层的土壤扰动 1)矿山开采 2)城市建设:开挖、堆积、混合、搬运等 11,土壤侵蚀与堆积 人为作用下的土壤演变 人为作用下,土壤的演变不同于自然条件下的土壤演变 1,不同条件下,人为作用的方式不同 2,自然土壤在不同条件下,可演变成不同类型的人为土壤 人为土壤形成过程的特征 在自然土壤形成过程下,添加如下过程 1,耕作扰动过程 2,添加有机与无机物质的过程 3.灌溉增加土壤水分的过程 人为土壤有机碳的特征 1,有机碳的密度高于相邻土壤或者起源土壤 2,有机碳的年龄较老,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具有相对稳定的的特征 11,1 菜园土 (vegetable garden soil) 在长期种植蔬菜,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和灌溉条件下以及频繁耕作,土壤有机质累积层较厚,有效磷含量较高的土壤。 并非种菜就是菜园土 由于蔬菜特有的营养特点,根系的高盐基代换量,高需氧量,高喜水喜肥性等,因此要求频繁的土壤耕作,大量的施用动物性氮、磷肥料以及频繁的灌溉,所以成为人工土壤中熟化度最高的土壤。 菜园土由不同沉积母质所发育,其前身有相当部分是潮土和水稻土土类,以前把莱园土作为灰潮土、黄潮土等亚类的一个土属 11,1,1 形成条件 1)已耕作熟化的农业土壤,长期栽培蔬菜形成。 2)大量施用有机肥相伴随。 3)频繁进行耕作。 11,1,2 形成过程特点: 1)有机质大量累积 2)磷高度富集,含磷量土壤之冠。 富集磷的原因-有机肥中含磷量高; 蔬菜吸附N、K高,而P较低; 蚯蚓活动进一步富集磷。 3)耕作、施肥加速了培肥作用。 菜园土的熟化发育过程是蔬菜集约栽培下的旱耕熟化及堆垫施肥影响下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动物富集性元素( P. S、 Ca、 N)等的累积和活化过程。 蚯蚓等对土壤养分的生物富集和穿孔对上下土层间的物质交换、熟土层的增厚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