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散文诗两首教师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散文诗两首教师版

巨人教育学科教师班课讲义 班级名称: 科 目:初一语文 学科老师:童亮昭 课 题 《散文诗两首》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5年1月28日19:00——21:00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 学 内 容 《金色花》 泰戈尔 一、知识拓展 作者介绍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等。 作品简介 《金色花》是一篇表现母子之情的散文诗,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他以“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开头,点明了作者的幻想,由此展开想象写了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与妈妈一天三次嬉戏的场面:在妈妈做祷吿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在妈妈读书时,他将影子投在妈妈的书页上,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他突然地出现给妈妈惊喜。孩子“失踪”了一天却始终和妈妈在一起。孩子的行为深藏着对妈妈的爱和依恋。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和母子间的对话,可以想到妈妈对孩子的爱。本文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及默默奉献的决心,篇幅虽然短小,但有完整的情节,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 重点字词 1,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博迦”,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3,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4,衍(yǎn):延长,开展。 5,《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罗摩是诗中的主角。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三、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2.问题思考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 孝顺机灵、天生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 四、课堂小结: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这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