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氮化防腐油管技术知识介绍.ppt
氮化防腐油管技术介绍 内 容 一、金属的氮化 二、氮化层的结构和性质 三、氮化层(金属、油管)的微观组织 四、室内试验 五、现场应用 六、氮化防腐油管的优点 一、金属的氮化 ?????? 将金属材料放入富氮的活性介质(离子状态)中加热,使氮离子( N- )渗入钢的表面,改变表面化学成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富氮的化合物层,使表面合金化,在不改变材料基本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从而使该金属材料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 。 (低温化学热处理:) (将工件放在一定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介质分解或电离,产生的能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或离子,在保温过程中不断地被工件表面吸附,并向工件内部扩散渗入,以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使表面合金化,从而改善钢材的组织和性能,在工件表层获得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的同时,心部仍保持良好的韧性。如渗碳、渗氮、渗硼等非金属;渗铬、镍、铝等金属。碳氮共渗抽油泵泵筒、氮化防腐油管都是采用这种化学热处理方法得到的产品。) 氮化油管生产现场 经氮化防腐处理的油井管 结构组成: 白 亮 层 20-30 μ 扩 散 层 0.1-0.2mm 化学性质: 化学成分为Fe2-3N,性质稳定 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物理性质: 组织均匀致密,硬度高,有良好的耐磨性,被称为ε相,在金相显微镜下呈白亮色,故称为“白亮层”。 二、氮化层的结构和性质 白亮层 扩散层 放大倍数: 400× 腐蚀剂: 4%硝酸酒精 放大倍数: 400× 腐蚀剂: 4%硝酸酒精 三、氮化层的微观组织 金 属 四、室 内 试 验 盐雾试验前的防腐油管短接 盐雾试验后的防腐油管短接 96小时盐雾试验后氮化和未氮化油管的对比 被腐蚀掉的 油管机体 内防腐层 外防腐层 氮化防腐油管试样 氮化防腐油管螺纹试样 外防腐层 被腐蚀掉的 油管机体 螺纹机体 五、氮化油管现场应用 (一)油管短接试验 下井时间:2003年7月 下井情况:同井下入氮化防腐油管和 不锈钢内衬油管短接各一个 起出时间:2004年9月 同时下入和起出的氮化油管与不锈钢内衬油管 (2003年7月~2004年9月) 氮化油管与不锈钢内衬油管外表面防腐性能对比 清洗后的氮化油管与不锈钢内衬油管内表面 氮化油管内表面 不锈钢内衬油管内表面 新氮化油管 下井12个月后起出的氮化油管 下井12个月后起出的普通油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