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9高炉炉内岗位作业规程
目的
规范职工作业过程的操作行为,维护高炉炉况稳定顺行,有效控制危害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岗位粉尘、废气、噪声的排放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改善作业环境。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炼铁厂高炉值班室岗位。
作业要求
3.1 操作规程
3.1.1 开炉操作
3.1.1.1开炉前的准备工作
1)高炉所有设备经单机试车和联合试车运转正常。
2)高炉、热风炉主体设备试漏、试压合格(确保设备和阀门不漏风,冷却设备不漏水,管道系统不漏风)。
3)高炉、热风炉烘炉结束。
4)高炉、热风炉主要仪表均处于正常状态。
5)热风炉保证供风温800℃以上。
6)铁口区域做好“泥包”,装好煤气导出管,导出管尺寸为2500mm×Φ150mm(6#炉为5000mm×Φ150mm)。
7)氧气压力大于0.6Mpa,压风压力大于0.5Mpa,蒸汽压力大于0.3Mpa,冲渣水压力大于0.4Mpa,冷却水压力大于0.2Mpa(6#炉0.7Mpa以上),风口水压力大于0.4Mpa。(6#炉1.2Mpa以上)
3.1.1.2开炉工艺参数的选择
1)开炉料选择强度高、粒度组成好、粉末少、化学成份稳定的原料,焦炭水份小于5%,M40≥80%,M10≤8%,CSR≥62%,CIR≤28%。
2)炉缸温度充沛,生铁含硅量[Si]3.0%-3.5%,[Mn]0.8%,填充料总焦比2.5-4.0,大高炉、烧结矿或球团矿偏低限,小高炉、块矿偏高限。
3)炉渣碱度CaO/SiO2=0.95-1.0,Al2O3<15%。
4)开炉后冶炼铸造铁时间一般为7-15天,生铁含硅量[Si]1.25%-1.75%,。
5)填料原则:炉缸加木炭和净焦,炉腹、炉腰加空焦,正常料加在炉腰2/3处以上。
6)开炉渣量维持500kg/t焦。
3.1.1.3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1)落实各阀门应处的状态:高炉放风阀和炉顶放散阀打开;一、二次均压阀关闭,均压放散阀全开;无料钟上、下密封阀关,眼睛阀开;热风炉各阀处于休风状态;除尘器和煤气清洗系统各放散阀全开;比肖夫通水,高压调节阀组各阀全开。
2)检查高炉、热风炉、除尘器和煤气处理系统各部位人孔是否封严。
3)做好炉前出铁准备工作,渣铁沟、沙口、铁口泥套用煤气火烤干。上好风口和风管,间隔堵风口个数或在风口内加套,铁口上方风口全开。
4)通知动力厂启动鼓风机送风至高炉放风阀,煤气系统处于准备送煤气状态,并通入蒸汽,蒸汽压力大于0.3Mpa。
5)无料钟气密箱通N2气,冷却系统水位、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3.1.1.4开炉操作
1)送风点火:用热风炉所能提供的最高风温送风点火,风压0.06-0.08Mpa,风量约为正常风量的50%左右,待风口全部明亮后风温再降至700℃左右。送风点火后,检查所有风口有无漏风情况,如漏风严重应休风更换;铁口喷出的煤气,用焦炉煤气火点燃,铁口见渣后拔出导管,用泥炮堵上,少量打泥。
2)点火后13-15小时(6#炉18-24h)出第一次铁。
3)点火后,每隔4小时作一次煤气全分析CO、CO2、CH4、H2,当炉顶煤气压力大于5000pa,煤气经爆发试验合格,含氧小于0.6%时,可送煤气。
4)开风口必须在炉况顺行和出渣出铁正常情况下进行,按压差操作,每开一个风口要相应加风,保持适宜风速,炉顶压力不宜增加太快。
5)开炉期间必须保持炉缸温度充足,使各部砌体得到良好的加热,但也要防止炉温长期过高,一般要求生铁含硅量2%以上的时间不应小于6天。
3.1.2 正常冶炼操作
3.1.2.1 送风制度的选择与变更
1)加风条件
(1)炉况顺行。
(2)炉温充沛。
(3)风量、风压平衡且相适应。
2)减风条件
(1)下料过快,料速与风量不相适应。
(2)炉况向凉,风温全用,喷煤量无法再提高。
(3)炉凉严重。
(4)煤气流失常,顺行有可能受到破坏。
(5)低料线估计一小时不能恢复正常。
(6)休风料、难行料或低料线下达炉缸。
(7)设备故障或其它因素影响高炉正常生产。
3)提风温的条件
(1)炉温向凉或有引起炉况向凉因素下达时。
(2)炉凉初期,料速连续两小时超过正常水平,炉况尚顺时。
(3)重负荷料即将下达时。
(4)雨天、大气湿度增加,料速加快时。
(5)提风温以每次≤50℃为宜,提风温时间间隔为20分钟左右(不小于10分钟),每小时不超过100℃,当炉温较低,顺行尚可时允许提风温50-100℃。
4)下调风温的条件
(1)炉温向热或过热时。
(2)炉温充足,有引起炉热因素下达时。
(3)炉温充足,炉况不顺时。
(4)炉热料慢,风压升高,风量下降时。
(5)休风或低压后的复风初期,风压风量尚未相适应时。
(6)减风温的幅度应一次减到所需水平,但不得低于900℃。
5)加喷吹量的条件
(1)炉温向凉时。
(2)炉温正常,需要加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