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代交换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一章 绪论.ppt

现代交换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一章 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交换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一章 绪论

主要参考书 1.陈建亚、余浩、王振凯.现代交换原理[M].北京:北京 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郑少仁,罗国明,沈庆国,张曙光.现代交换原理与技 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金惠文,陈见亚,纪红.现代交换原理[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5(第2版 ). ;交换与通信网;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38学时)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第二章 电路交换技术(10学时) 第三章 信令系统(No.7)(8学时) 第四章 分组交换原理(2学时) 第五章 帧中继交换技术 (2学时) 第六章 智能网业务与交换 (2学时) 第七章 ATM与MPLS交换技术(6学时) 第八章 光交换技术(1学时) 第九章 软交换技术 (3学时) ;考核要求 1.完成1篇综合技术论文,格式规范,可合作完成 (最多3人)(10分) 2. 成绩:30%平时+70%期末闭卷考试 ;教研地点:宽带通信网络 1526 Mobile: E – mail: wanglin_zhu@;第一章 绪论; 直达线连接各电话机示意图 ;* 1878年,美国设计并制造了第一台磁石电话交换机 * 任何两台电话机的接 续都由交换机完成。;* 1891年美国人史端乔(STROWGER)发明了第一台自动电话交换机 * 欧洲人对它进行改进,生产了西门子式自动电话交换机 * 史端乔式和西门子式都属于步进制电话交换机,(step-by-step)电子式。 * 1926年瑞典人Betulander和Palmagren研制了一种纵横制电话交换机 (crossbar) ,布线控制。 * 从30年代后,电话交换技术没有新的突破 ---自动交换阶段 ;* 1946年,计算机诞生,极大促进了通信的发展 * 1965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成功的开通了第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程控交换时代 数字传输(时分)+模拟交换(空分): ---模数混和网 * 1970年,法国阿尔卡特公司首先采用数字交换 网实现了数字传输与数字交换的结合: ---全数字网 * 代表着当前通信发展的重要趋势;小结:;1.1.2 通信网 最简单的通信网(communication network) 仅由一台交换机组成,如图示。 每一台通信终端通过一条专门的用户环线(或简称用户线)与交换机中的相应接口连接。 交换机能在任意选定的两条用户线之间建立和释放一条通信链路。; 由一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 当用户数量很多且分布的区??较广时,一台交换机不能覆盖所有用户,这时就需要设置多台交换机组成如图所示的通信网。 交换机之间的线路称为中继线。 通信网的三要素:交换、传输、终端。 ;trunk;1.1.3 通信技术及交换机发展的现状;1.1.4 通信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1.2.1 现代通信业务类型 1、电话通信业务 --- 对语声信号进行传递和交换的通信业务。 2、电报通信业务 --- 对文字、图片和表格等信号进行传递和交换的通信业务。 3、数据通信业务 --- 是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 通信。 4、多媒体业务 --- 是语音、文本、图像、声频、视频、数据等多种类型综 合体。;电路传送方式CTM-Circuit Transfer Mode 分组传送方式PTM-Packet Transfer Mode 异步传送方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1.2.2 交换技术分类;1.交换技术—电话交换;*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 CS) 是一种实时交换。在通信的用户间建立专用的物理连 接通路。 基本过程:呼叫建立、信息传送(话音)、连接释放 ;2.数据交换;1.3 交换技术 — 电路交换;优点: * 时延小、固定; * 对数据不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开销小效率高。透明传输。 * 编码方式不受网络限制。 缺点: * 呼叫建立时间长 * 无论是否有信息进行传输,电路都被通信双方独占,网络利用率低;电路利用率低; * 通信要使用相同的协议、格式、同步方式等,限制不同终端的互联; * 有呼损。;交换技术—多速率电路交换;;交换技术—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的特点:;交换技术— 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1.4 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ing)—— 分组传送模式;交换技术—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1.4 交换技术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