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试题试卷.docVIP

2009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试题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试题试卷

试卷类型:A 泰安市二00九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会员qingtian手工录入而成,2009.06.29)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岚(lán) 叫嚣(xiāo) 别居匠心 苦心孤诣 B、眩目(xàun) 忸怩(niē) 悲天悯人 见异思迁 C、狼籍(jí) 休憩(qì ) 无所事事 温文尔雅 D、皲裂(jūn) 惬意(xiá) 未雨绸缪 不屑置辩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一晚亿美元,而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C.人生就是因为无法随心所欲,所以才有意义。 D.法令枪响后,刘明同学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C.在学习中,我们要即使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4.下面文学常识的有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范仲淹 B.孔明——《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C.常四爷——《日出》——曹禺 D.《钦差大臣》——果戈理——俄国作家 5.古诗词填空。(5分)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④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⑤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 。 6.仿写画线的句子。(3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寂的心田;理解是 , 。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两人耳。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陶后鲜有闻 鲜: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 亭亭净植 植: ④相与步于庭中 步: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9.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