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OFDM技术原理与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FDM技术原理与应用

移动通信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一部移动电话-1924 无线通信的环境-频谱环境 长波 30-300 KHz 10-1km 中波 0.3-1.5 MHz 1000-200m 短波 1.5-30 MHz 100-10m 超短波: 米波 30-300 MHz 10-1m 微波: 分米波 0.3-3 GHz 100-10cm 厘米波 3-30 GHz 10-1cm 毫米波 30-300 GHz 10-1mm 亚毫米波 300-3000 GHz 1-0.1mm 光波: 红外光 3?103-3?105 GHz 100-1?m 可见光 3?105-3?106 GHz 0.8-0.4?m 无线通信的环境-传播环境 无线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天波(电离层、对流层)、地波(直射、反射、绕射) 无线传播的分类 -带宽受限信道和功率受限信道 -色散信道和非色散信道 -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 -点对点信道和多址信道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照频段范围分:短波、超短波、微波、毫米波等。 按照传播方式分:地面视距、地面超视距、对流层散射、电离层反射、卫星等。 按照多址方式分:点对点、点对多点等。 按照应用背景分:固定接入、移动接入、数据接入等。 按照连接方式分:电路连接、分组连接等。 按照技术实现方式分:蜂窝移动通信、无绳移动通信、集群移动通信、寻呼数据通信 地面无线系统的应用分类 无线固定接入 WLL,ISM,LMDS WLAN、WWAN、WMAN、WHAN、WPAN、WVAN 802.11、HIPERLAN,Bluetooth 无线移动接入 第二代蜂窝及在第二代上增加的业务:i-mode、WAP、GPRS、EDGE等 第三代蜂窝 无线通信系统 2、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采用OFDM技术? 什么是OFDM? OFDM技术的应用? OFDM技术中存在哪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3. OFDM技术概述 多径传播-简单模型 等效传播信道 接收端的有效信道 传播信道 发送/接收滤波器 hc(t) 随着时间随机变化 必须评估及再评估信道 多径影响:ISI和延迟扩展 Max delay spread = effective number of symbol periods occupied by channel Requires equalization to remove resulting ISI 有效延迟扩展 延迟扩展与路径长度差异有关 有效延迟扩展:是最大差异的函数 采样周期 Ts 决定了延迟扩展效应 多载波调制的概念 把宽带信道分成窄带子信道 No ISI in subchannels if constant gain in everysubchannel and if ideal sampling 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OFDM:基本概念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多载波传输 低速子载波上传输单路数据流 OFDM主要特点 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 用于各种无线标准 IEEE 802.11a, IEEE 802.16a, DAB, DVB (+DSL), HyperLAN II OFDM历史 1966年,提出了带限信道中多信道传输的思想 1967年,对并行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邻信道存在串扰 分析了单个信道的性能 1971年,基带调制/解调中使用了DFT技术 使用了保护间隔和升余弦窗技术 信道之间的正交性难以保证 1980年,使用了循环前缀技术 解决了正交性问题 OFDM历史 OFDM的应用 OFDM系统的优点 1.OFDM技术将高速串行的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转化为多路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各个子载波上传输,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持续长度相对增加,并通过添加长度大于最大时延扩展的循环前缀,使得OFDM符号长度远远大于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无线信道的时间弥散所带来的符号间干扰(ISI)。 2.OFDM技术选择时域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它们虽然在频域上频谱相互混叠,但在接收端仍能被分离出来,因此OFDM技术可以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 OFDM系统的优点 3.OFDM符号的调制与解调可以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反变换(FFT和IFFT)来实现,使得OFDM技术的实现更加简单方便、成本更低。 4.OFDM技术可以与自适应技术相结合,利用无线信道的动态特性采用动态子载波、比特和功率分配方法,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从而提高系统性能。易与其它多种多址接入方法相结合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利用OFDM技术进行通信,获得较高的多用户分集增益,提高系统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