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梅文化特色 挑花
黄梅文化特色 挑花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目 录
1介绍
2历史起源
3价值
3.1 传承意义
3.2 艺术特色
4区别
5荣誉
6代表人物
1.介绍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黄梅挑花属挑、补、绣这一民间刺绣的范畴,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挑花与绣花同样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它分布广泛,其中湖北黄梅挑花发源最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在中国挑花工艺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黄梅挑花”也是各挑花的代表和统称。
2.历史起源
相传,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 据《黄梅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黄梅就有了十分讲究的挑花工艺。1958年,在黄梅县蔡山脚下发掘的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1年)墓葬中,墓中女尸头上搭有彩线挑绣的福寿双桃方巾,可以证明黄梅挑花这门民间工艺,最少距今有约500年历史。
黄梅挑花起源元代,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是湖北省黄梅县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有俗谚说:“黄梅有女皆挑花”。被专家誉为“无声的抒情诗,幻想的楚辞”,具有很高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黄梅挑花有着取材广泛,古朴典雅;承载文化,寄寓理想;布局严谨,富于变化;重在神似,浪漫抽象;追求善美,寓意吉祥;色彩明快,沉着和谐的艺术特色,具有稚拙粗狂、浑厚朴实的风格。其原材料主要是家纺的棉布,早期颜色比较单调,只有白色和藏青色(自家印染),现在可以机织布,但必须是纯棉布,线主要有棉线和五彩丝线。
黄梅挑花所展现的景物追求神似,挑花艺人凭借“ 心灵手感,从心所欲,口传心授 ”,重在写意,重在传神,而非逼真。其作品对人们的思维、想象力有强烈的扩张力和穿透力。每件作品在挑制的过程均从中心处下针,最后又回到起针处收针,制作过程中不可出现结头、漏针等现象,并且正反两面十分整齐,都可看出相同的图案。现在广泛应用于被面、床单、方巾、衣裤、饰带等几十种制品之中。
3.价值
传承意义
近年来,黄梅挑花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已逐渐被人们认识,成为文化品牌被开发利用,且潜力巨大。但由于挑花是纯粹的手工活,挑一幅图案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往往却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黄梅会挑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门特色技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湖北省黄梅县的石九梅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艺术特色
黄梅挑花不同于一般刺绣,刺绣重刺,挑花重挑。
农家姑娘在藏青色的土布上,按照代代相传的纹样样板,以白色棉线为纹线骨架,配以多彩丝线的十字交叉针法挑制成的一种刺绣。其中针脚为×字形的称十字绣,针脚为一字形的称平线绣。它包括团花、边花、角花、填心花等;表现手法简练、高度夸张变形、高度程式化、几何化;描绘的对象有龙凤、花鸟、人兽、虫鱼、器具及少量的文字;反映的内容有吉祥富贵的婚嫁、娱乐、戏曲故事等等;挑法上有单面挑与双面挑,用特技针法挑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品种有近40种,大至被面、门帘,小至香袋、袜带,均为妇女、儿童日常生活穿戴和卧房内的部分用品,也有的是用于男性所需的女工制品,如褡裢、腰带、烟袋,或定情信物。
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叫大布,这种布被染成青色作底,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七种颜色)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黄梅挑花是用彩线挑绣,用针将五彩棉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黄梅挑花富于变化,各种团花、填花、边花、角花构成图有千百种之多。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戏曲人物造型,如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梁祝姻缘、桃园结义等。
黄梅挑花是一种非常珍贵、独特,具有极强装饰性和鉴赏性的挑绣工艺。
黄梅挑花产生于湖北黄梅县民间。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口传心授、精研细作,这门珍贵的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4.区别
黄梅挑花与十字绣相比,有极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黄梅挑花产生于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民间绝技绝活,承载的是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佛教道教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