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商人商帮与地方文化-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明清商人商帮与地方文化
?
范金民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南京 210093)
?
载《货殖——商业与市场研究》
?
?
今人论著,论到商人,动辄冠之以“商帮”,或某某商帮,研究各个具体商帮的论著也层见叠出,然而“商帮”之名何时开始出现,“商帮”之名何由而来,似乎不证自明,从未见人论述过。探讨“商帮”,先明其意,再究其来;既而论述各地商帮的活动范围和经营内容及其特点。今略作考述讨论如次。
?
一、商帮溯源
?
中国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司马迁在他的千古绝唱《史记》中,就记载了先秦时期的大商人范蠡、计然、子贡、白圭、猗顿、乌氏倮、寡妇清等人,并为他们专门立传,称为《货殖列传》。然而在明代以前,中国商人的经营活动多是单个的、分散的,从司马迁所记的大商人,直到元代的著名海商朱清、张碹辈,类皆如此;或者是特殊族群,如元代的色目商人。宋元时期也只有某地商人某某,地域后必有人名,专指某商人。直到元代,还没有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人群体,可谓有商而无帮。
明代中后期,不少商帮已广为人知,很有名气了。成化年间(1465~1487),刑部主事苏州人周碹说,洞庭西山人到外地经商的很多,不到楚南,即到冀北,踪迹天下,常常数十年不归省①。正德(1505~1521)时,大学士李东阳说,洞庭人“散而商于四方,踪迹所至,殆遍天下”②。天启(1621~1627)时,小说家冯梦龙编辑的《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载:“话说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嘉靖(1522~1566)时古文大家昆山人归有光说:“天下都会所在,连屋列肆,乘坚策肥,被绮縠,拥赵女,鸣
___________________
①周瑄:《秦公祚墓碣铭》,同治《洞庭秦氏宗谱》卷首上。
②李东阳:《怀麓堂集》卷三二《南隐楼记》。
?
琴踮屦,大多是新安商。”万历《歙志》卷三形容当时徽商的活跃程度称,“九州四海,尽皆歙客”。万历(1573~1620)时在浙江龙游县,有谚语称“遍地龙游”①,形容龙游商人之多。王士性说,云南地旷人稀,“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②,说明江西商人在那里极为众多。当时社会上已有“钻天洞庭遍地徽”的谚语③。南默默无名到江湖上有个口号,地方上形成谚语,要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说,到明后期,不少地域商帮已经初步形成了。 何谓商帮?商帮开始出现在明后期,但对其定义解释是在清末。徐珂的《清稗类钞》中《农商类·客帮》称:“客商之携货远行者,咸以同乡或同业之关系,结成团体,俗称客帮,有京帮、津帮、陕帮、山东帮、山西帮、宁帮、绍帮、广帮、川帮等称。”这种帮,个别地方如厦门也称“郊”,在归绥称“社”。所谓“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四《人物八》解释说:“六书故帮裨贴也。省作帮,商家同行同省谓之帮,盖取友助之义。”如此,则“帮”意指团结成体互相帮助,商帮就是商人集团。
1988年,各地学者在芜湖讨论撰写《中国十大商帮》,商定“商帮”的定义为:“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④
商帮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追溯历史,自唐代起,中国货运业中就存在“纲”的形式,宋元明时代,官私海外贸易一直以“纲”的组织形式进行,纲有纲首、纲纪,负责指挥、管理贸易中的相关事务。明代嘉靖后期海外贸易中出现的“客纲”,是地域商人在经商地的外在组织形式;万历后期起各地盐运业中采用的“纲运法”,由来自一定地域的同姓同宗商人出资占得运盐“窝本”,结纲承运固定地区的定额盐斤,都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为“商帮”名称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到清前期,福建盐运业分地区为商纲承运盐斤,商纲被称为“商帮”,“商帮”之名正式产生。福建的其他行业,也是“纲”、“帮”不分,纲即帮,视为当然。“商帮”之名在清前期的福建盐运中出现后,并没有在商业活动中获得普遍称号。直到清末,文献记载称“商帮”或某某商帮的其实并不常见,而通常只称“帮”或某某帮。
在清代中后期,中文文献将地域商人群体称为“帮”或“客帮”者就较为多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万历]《龙游县志》卷五《风俗》。
②王士性:《广志绎》卷五《西南诸省》。
③《今古奇闻》卷三。
④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中国十大商帮·前言》第2页,黄山书社,1993年。
?
然而首先直接将地域商人集团称为“商帮”的似乎是日本人。日本驻汉口领事水野幸吉在成书于1907年的《汉口中央支那事情》中,不仅列举了汉口按行业而分的著名的盐行、茶行、药材行、广东福州杂货行、油行、粮食行、棉花行及皮行八大行,还有“汉口在住各商帮取引高比较表”,明确提到“商帮”,表中列举了四川帮、云贵帮、陕西帮、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未来之星”选拔活动试卷(四、五年级).pdf VIP
-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pdf VIP
- 金融英语翻译 Chapter 15 应收款项.pptx VIP
- 烟草法律知识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三年级上册 劳动教案.pdf VIP
- DB12T 775-2018 防雷装置检测业务规范.docx VIP
- 专题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几何动态问题(专项训练).pdf VIP
- 觉醒年代人物小传800字.doc VIP
- [通力KONE电梯资料]CTP-07.30.S2A_安全钳.pdf VIP
- 【名校课堂】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第1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