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红软基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络学说-红软基地

兽医针灸学             华南农大兽医学院  中兽医教研室 2006年3月 第一章 总论 一、概论 中兽医学: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内科、外科、产科、针灸等。 兽医针灸学(science of veterinar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研究针术和灸术防治动物病证及其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 “针灸”是针术和灸术的简称。  二、学习和研究兽医针灸学的任务         学习和研究兽医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在和继承和发展传统兽医针灸技术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方法,使其理论和技术水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动物经络、穴位的功能特性以及针灸作用逐步加以阐明。    从而地服务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促进民办兽医针灸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并为人类针灸学的发展提供动物针灸实验模型或条件。 三、兽医针灸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1、内容     包括动物针灸保定法、针灸操作技术、动物穴位、针灸病证防治、针刺麻醉和针灸作用原理等,而操作技术及动物穴位则为核心部分。 2、学习方法      学习研究自然学科的基本方法就是理论结合实践,学习兽医针灸学尤其是这样。 四、兽医针灸学的起源和发展 1、兽医针灸的起源   考古证明兽医针灸和人的针灸均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1310年左右。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之后,当动物出现疾病时,人类就难患病动物以火烤和温热物体(如火烧的石块等)敷熨患病部位。针刺最原始针具是石针,<说文解字>云:“砭,以石针病也”。当驯养的动物患痈肿时,人用砭石割刺脓包,刮去腐肉。 四、兽医针灸学的起源和发展 2、兽医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   夏商、春秋、晋代、隋代,直到唐代李石(约公元前9世纪)编著<司牧安骥集>,这标志着中兽医和兽医针灸学已经成为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该书中收藏的<伯乐针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兽医针灸专著,书中载有穴名73个,穴位152个,并依据病性、病机、病位和穴位特异性论述了每个穴位的适应症及其针法。 四、兽医针灸学的起源和发展  3、兽医针灸学的现状和展望    建国后,中兽医学及兽医针灸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同年9月召开“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提出“使中西兽医紧密结合,把我国兽医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整理出版了<中兽医针灸学>。  3、兽医针灸学的现状和展望     近三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兽医针具和针疗法迅速得到丰富和发展。电针疗法建立后,迅速研制出适于临床的各种电针疗仪。先后出现有针药结合的穴位注射疗法,新的气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激光针疗法、微波针疗法、TDP疗法、穴位磁疗法、红外线疗法等。  3、兽医针灸学的现状和展望     我国的传统兽医针灸技术早在公元6世纪以前就开始传向国外。1960年人医针刺麻醉手术成功,并于1970年在马、牛、猪外科手术中应用成功,开始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注视。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兽医针灸、针麻技术迅速传向世界许多国家。1987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兽医针灸学术讨论会,同年11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讨论会。    3、兽医针灸学的现状和展望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兽医针灸学虽然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对动物经络、穴位和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还很不够,需要今后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第二章 经络 一、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1、经络      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支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即经脉,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即络脉,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经络在体内纵横交错,内外连接,遍布全身,无处不至,把动物体的脏腑、器官、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清:“凡治病不懂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一、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经络学说      是指研究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是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    《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它总结了在此以前的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奠定了经络学说和整个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