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元材料相关发展简史及优化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元材料相关发展简史及优化方案.ppt

镍钴锰三元材料的起源 存在的根本问题 我们的解决方案 我们制备产品的性能 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 1、Li(Ni,Co,Mn)O2三元材料的起源 最早可以认为来自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掺杂研究,如对LiCoO2 ,LiNiO2等掺杂 在LiNiO2中通过掺杂Co的研究,形成LiNi1-xCoxO2系列正极材料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关学者进行了在LiNi1-xCoxO2中掺杂Mg,Al以及Mn的研究 法国Saft -LiNi1-x-yCoxAlyO2与LiNi1-x-yCoxMgyO2 早期的Li(Ni,Co,Mn)O2-没有阐明反应机理与采用合适的制备方法 21世纪初,日本Ohzuku与加拿大J.R. Dahn,利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出一系列Li(Ni,Co,Mn)O2化合物 镍是主要的电化学活性元素,锰对材料的结构稳定和热稳定提供保证,钴在降低材料电化学极化和提高倍率特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性能,稳定的结构,可靠的安全性以及适中的成本。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中,没有发现该材料的明显缺点。 2、Li(Ni,Co,Mn)O2应用障碍 制备工艺:传统的固相反应工艺制备不出电化学性能良好的三元材料 目前广泛采用氢氧化物沉淀工艺由于锰的易氧化引起工艺的复杂化以及前驱体化学成分的不确定性 二次团聚体的颗粒特征决定了利用该工艺制备产品的低振实密度和不良电极加工性能 电极辊压时二次团聚颗粒破碎 3、制备微米级单晶一次颗粒-我们的解决方案 单晶颗粒具有理论密度 微米尺寸保证了产品较小的比表面积 原子的有序排列以及完整的晶体结构保证了锂离子扩散的路径和产品优异的循环性能 4、该镍钴锰三元材料性能 标准的层状 α-NaFeO2结构 可逆比容量 Discharge Capacity/ (mAh/g, vs.Li) 150~160 (2.75~4.3V vs Li) 180~185 (2.75~4.5V vs Li) 首次充放电效率﹥85% 循环性能 保持率﹥80%(1000次) 该三元材料充放电曲线 2nd-5th 单晶一次颗粒电镜 该三元材料其它性能参数 振实密度: 》 2.8g/cm3 PH值:10.30 比表面积:小于0.35m2/g 充电电压范围:4.3-4.6V vsLi(建议) 该三元材料其它性能参数 振实密度: 》 2.8g/cm3 PH值:10.30 比表面积:小于0.35m2/g 充电电压范围:4.3-4.6V vsLi(建议)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