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语文精选试卷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试卷的时候,忙碌而又充满希冀的期中考试已悄然而至了。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你要在12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正如你所见,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时,你只需交上 “答题卷” 。
相信你会在试卷上留下美丽的字迹!祝你成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分 数 一、积累及运用(35分)
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汉字或拼音。(6分)
①tuān 急 ②mò 然 ③茅sè 顿开
④ 肇 祸 ⑤跻 身 ⑥擂 鼓
2.下面的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并加以改正。(4分)
潜移默化 威言耸听 摇摇欲坠 走头无路
眼花潦乱 群星荟萃 陈词烂调 无动于衷
错别字 改 正 3.名句点击(8分)
(1)梅须逊雪三分白, 。
(2)东风不与周郎便, 。
(3)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天下离人美好心愿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这个片断中,指,指 (横线上填人名)。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截竿入城?[注释]鲁:鲁国?现在的山东省南部一带???②执:拿着,握着。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俄:一会儿????老父:古代称年老的但:只,只是。遂:于是,就。试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初竖执之???:____________??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吾非圣人????????非:_____________?翻译下面这句话。(2分)?????何不以锯中截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1分)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2分)揣摩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分)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老师为什么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分)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2分)联系全文的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分)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重阳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农民管这种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