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州往事之七王寂留诗、玄真宫和学田碑.docVIP

懿州往事之七王寂留诗、玄真宫和学田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懿州往事之七王寂留诗、玄真宫和学田碑

懿州往事之七:王寂留诗、玄真宫与学田碑 ?? 王紫晨 金代和元代文化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卓异的民族风格、多方面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金、元文化既表现了对中原先进文化的汲取,又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特点。金、元时期懿州地区文化是金、元文化在我国东北的一个精彩缩影。 金国著名诗人王寂笔下的懿州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清明节后的一天,懿州(阜新) 地区的羊肠河(今柳河)一带,从早到晚风沙弥漫,刮的天昏地暗。驿站的官吏迷了路,领着他护送的官员来到东北山下,只见羊肠河浊流汹涌,深不可测,于是就向河畔顶着大风耕作的一位老农问路。老农只顾低头耕作。老农对官员说:“我若不辛苦耕田就没法生活,官府人一到,我们老百姓就不得安闲!”说完摇摇头,苦笑而去。老农的话对这位官员触动很大,于是作诗以自责。诗云: 逆风吹面朝连暮,蓬勃飞尘涨烟雾。前驺(驾车的驿吏)杳不辩西东,驻马临流不能渡。却寻山崦(崦,泛指山)问津焉(问路在哪),山下野老力耕田。举鞭绝叫呼不得,俯首佝偻驱乌犍(黑犍牛)。可怜野老头如葆(葆,蓬草),龟手扶犁赤双脚。为言生理固须勤(固须勤,固然须要勤奋),盍避(何不躲避。盍,“何不”的合音)今朝风色恶。已而野老笑回头,我自家贫仰有秋(仰有秋,全靠这收成)。官人富贵年如此,胡不收身覓少休(为何不隐退找点清闲)?我初无意聊自虐,不意此翁反看诮(诮,嘲讽)。莫嗔泷吏笑吾侬(莫怪河边的老农笑话我们。泷吏,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此指老农),自揣吾侬也堪笑(自己思量我们也实在可笑)。 这位写诗的官员叫王寂。王寂,字元老,蓟州玉田人,天德二年(1150年)进士。王寂是金代的著名诗人和历史地理学者。他每到一地必考察其风物,并以诗文记之。王寂在视察辽东时曾三次到过懿州。 大定十四年(1174年)四月二十二日,王寂第一次到懿州,宿于宝严寺,住持介殊云游末归,有感“北轩(北侧长廊)杂花烂熳,所恨主僧行脚末归,不得款接晤语”。挥笔在长廊壁上留诗。其一: 塞路飞沙没马黄,解鞍投宿赞公房。主人何事归来晚, 满院落花春草长。 大定十七年(1177年),王寂第二次到懿州视察,又寓于宝严寺。此次见到了住持介殊,两人一见如故,于是于四月十日留诗。其一: 杏子青青小未黄,绿荫如染可禅房。腹摇鼻息平生足, 更觉空门兴味长。 柳河迷路是王寂第三次到懿州视察,此时他已63岁,时任辽阳路提点刑狱(主管辽阳路所辖州府案件审核与官员监察),于二月二十五日又宿宝严寺。他自第一次到此已经17年,虽然殿宇依然,而主僧已没多年,北轩花木芜废殆尽,感念存亡,令人感慨,遂挥毫于北轩壁上。其一: 秾李(繁盛的李花)夭桃满院栽,当年留宿正花开。而今树老僧行上,前度刘郎又独来。 露电浮生何足恃,风镫(镫,同灯,风吹灯)短景若为停。却寻旧日经营处,扑地杨花叶已青。 ? 宝严寺是辽槊古公主舍宅为寺,到了金代人们仍尊称她为药师公主,称寺为药师院。王寂对 “人犹以公主之名呼之,今佛屋昔之正寝也,经阁昔之梳洗楼也”,感其事而作一诗: 富贵刹那顷,兴亡瞬息中。当年秦女第,浩劫梵王宫。翠阁铅华歇,朱门锦绣空。给园(“给孤独园”之省称,泛指佛寺)与袛树,千古共高风。 这次,王寂是从宜民县(北票)来,在懿州活动了7天。三月四日去灵山县(彰武),为了赶路,清晨就离开懿州城,在柳河遇上沙尘暴。 王寂在中都路转运使(北京地区主管经济工作的长官)岗位上退休,明昌七年(1196年)代理礼部尚书(朝廷主管礼仪、教育和外交工作的大臣)一职时逝世。他的懿州留诗成为阜新地区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 金代懿州地区的佛教与道教 ? 金朝对寺院的发展和僧人的剃度有严格的限制。路、府、州设僧政司,对寺庙的宗教活动实施行政管理。金代所建庙宇很少,多为承继辽时的寺院。懿州的宝严寺是当时阜新地区中心寺院,寺中藏有一部高丽(朝鲜)国王写的银字《大般若波罗密经》,十分珍贵,珍藏这部经的藏经殿已相当残破,阶生青苔,坛像残缺。王寂到懿州视察途中,曾寄宿于辽徽州胡土虎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五家子镇敖土虎营子)萧继先家族的一座寺庙,留诗壁间,描写了寺庙萧条的情景: 断桥环曲水,萧寺枕横波。佛壁书蜗篆,僧窗网雀罗。 金朝实行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方准出家为僧道的办法,限制游食者。要出家或讨封号、当住持都要出钱纳粮,将卖官制度也推行到对僧道寺院的管理上,寺院很难再涌现出学识渊博的名家大师。 寺观以法事满足信徒的宗教信仰需求,信众以香火供养寺观。僧道人作法事必需有铜钹等法器。金朝又规定“凡寺观不及十人,不许蓄法器”。限制了中小寺观的法事活动,严重影响了这些寺观的生计和发展。1987年,在彰武县二道河子乡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