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VIP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 A.实行“削藩”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2.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保证皇帝权威和朝廷政令推行,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 D.大兴文字狱 3.汉武帝时期太学生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 A.《墨子》 B.《韩非子》 C.《孙子兵法》 D.“五经” 4.汉武帝采取的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开通大运河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之者( ) ①目的相同②实质相同③方式相同④结果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属于他为巩固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创皇帝制度②实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③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和思想统一于中央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 C.消除了诸侯王国的分裂割据势力 D.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8.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他的功绩。 【图示中的历史】 图一 图二 (1)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2)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钱币中的历史】 图三(3) 图三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4)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故选择B项。 2.B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故选择B项。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即“五经”作为教材,故选择D项。 4.B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选择B项。 5.A解析:本题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两位帝王采取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自己的统治,①正确;两项措施的实质都是文化专制,②正确;秦始皇打击儒学,汉武帝提倡儒学,两者方式不同,③错误;“焚书坑儒”加速了秦的灭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巩固了大一统,两者结果不同,④错误。故选择A项。 6.C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统治措施。①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③是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而采取的措施,B、D两项排除,故选择C项。 7.A解析:“大一统”是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大一统,故选择A项。 8.(1)实施了“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3)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4)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我国封建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言之有理即可)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