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讲 基因工程制药.ppt

  1. 1、本文档共3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讲 基因工程制药.ppt

第三章 基因工程制药;第一节 基因工程制药概述;一、基因工程制药;二、基因工程技术所生产的药物;三、基因工程制药的优点;四、基因工程制药所使用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技术;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技术;六、基因工程制药生产的基本步骤;1、流程图;2、上游阶段;3、下游阶段;七、基因工程制药生产的化学工艺学要求;八、基因工程的发展;(一)基因工程的历史;(二)基因工程所生产的产品;(三)基因工程的发展方向;基因工程制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二节、基因工程基本技术与策略;一、 酶切与连接;1、同种限制性内切酶产生的粘性末端连接;2、 同尾酶产生的粘性末端连接;3、不同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的连接;4、人工粘性末端的连接--5’突出末端;5、人工粘性末端的连接--3’突出末端;6、粘性末端的添加与更换,利用人工接头Linker;3、在利用PCR扩增基因的同时引入酶切位点;4、 利用中间载体提供酶切位点;1、大肠杆菌的质粒转化;(1)钙离子转化法;(2)电转化法;(3)大肠杆菌的?噬菌体转染;;2、 酵母的质粒转化方法;三、影响转化率的因素;四、重组克隆的检测;1、抗药性检测筛选法;3、限制酶切图谱检测;6、外源蛋白质检测;第三节、基因工程制药生产的基本步骤;一、工具酶的分离纯化(从公司购买);(一)基因工程制药所用到的工具酶;(二)关于限制性内切酶;1、宿主限制现象;2、限制性内切酶的定义;4、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5、基因工程所用到的RE;6、影响限制酶作用的因素;线性DNA连接前的末端去磷酸化;(三)关于连接酶;二、基因工程载体的分离纯化;(一)基因工程载体的必备条件;基因工程载体的必备条件;(二)基因工程载体的种类;1、细菌质粒;(2)质粒的特性;(3)质粒的分类;(4)质粒载体的具备条件;(5)常用的细菌质粒;典型质粒1;典型质粒2;典型质粒3;[B]、ColE-I质粒;[C]、pAT153质粒;[D]、Ti质粒;2、真核基因的病毒载体;(1)病毒载体的优点;(2)已经研究的真核基因病毒DNA;[A]、SV40病毒DNA;(A1)SV40病毒DNA的特性;(A2)SV40病毒DNA的基因组;(A3)SV40病毒DNA载体的构建;(A4)SV40病毒DNA载体的使用方法;[G]、腺病毒;[ I ]、逆转录病毒载体;(I1)BD Retro-XTM逆转录病毒通???包装系统;;腺病毒表达系统: ?在寄主细胞中呈游离态,基因瞬时表达 ?侵染分裂期或非分裂期的细胞 ?高水平的蛋白质表达 ?病毒的效价高 ?平均可插入8kb的外源片段 ?会引起体内的免疫反应 ;3、λ噬菌体DNA;(1)λ噬菌体DNA的特性;[A]、λ噬菌体DNA在宿主体内的生活方式;[B]、λ噬菌体DNA的结构;(2)λ噬菌体DNA的改造;(3)λ噬菌体DNA的体外包装;A、λ噬菌体包装的作用 λ噬菌体DNA连接上外源性目的基因,就成为重组DNA分子,但是,重组之后的DNA分子必须经过包装,加上蛋白质外壳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才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 B、λ噬菌体DNA包装的原理 λ噬菌体DNA的头部蛋白+重组DNA分子+λ噬菌体DNA尾部蛋白,在适当条件下混合,就能够自动地包装成完整的λ噬菌体病毒颗粒。 ;;[C]、λ噬菌体DNA的包装过程;(4)l噬菌体载体的构建;(A) 缩短长度;插入型载体与取代型载体;(B) 改造酶切位点;(C) 增加选择标记;(D) 构建琥珀型突变; ; ; ;4、单链DNA噬菌体--M13载体;5:人工质粒载体--科斯质粒;;[A]、科斯质粒的基本组成;[B]、科斯质粒的特性; ;6、酵母人工染色体;(1)酵母人工染色体的必备元件;(2)酵母 人工染色体的结构; ;三、外源DNA和目的基因的分离和获得;1、操作条件;2、提取方法;3、分离方法;4、纯化方法;(二)不同类别DNA的提取技术;2、细菌染色体DNA的提取;3、真核生物DNA的提取;4、病毒DNA的提取(方法一);4、病毒DNA的提取(方法二);(三)目的基因的制备;2、化学合成法;(1)化学合成法的概念和分类;(2)化学合成法的优缺点;3、从基因文库中分离----分子杂交分离法;(2)构建基因文库的步骤;4、逆转录法;(4)逆转录法的具体步骤; mRNA的分离;;cDNA的克隆和重组;(D2)cDNA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1)借助同型多聚体尾巴的连接方法----用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催化,在cDNA的末端加上polyG(或者polyT)的尾巴、而在载体的末端加上polyC(或者 polyA)的尾巴,就能够实现cDNA的片段与载体DNA的连接。 (2)加人工接头的连接法----所谓加人工接头的连接法,是指用采用T4DNA连接酶,在cDNA的末端加上人工接头,然后再使用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