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四单元
1.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人的肉眼看不到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① 、② 、③ 。 2.分子、原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④ 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⑤ 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3.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1)微粒的质量、体积都⑥ 。 (2)微粒总是在⑦ 。 (3)微粒之间⑧ 。 (4)微粒相同 性质相同 。 4.微粒之间的区别 (1)分子、原子⑨ (填“显”或“不显”)电性,离子⑩ (填“显”或“不显”)电性。 (2)分子、原子可以构成单质,也可以构成化合物,离子只能构成化合物。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 ,分子? ,原子? 。 5.分子、原子观点的运用 (1)物质的变化 a.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改变,是分子的不断? ,使分子间的? 改变。 b.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 ,原子? ,是反应物的? 分成? , 重新组合成新 的过程。 名师助学 化学对象是物质,都由微粒来构成; 主要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微粒具有三特征,不断运动永不停; 微粒之间有距离,热胀冷缩可证明; 三种微粒实在小,单用眼睛看不清; 通过仪器去观察,物质本由它构成。 状元笔记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离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离子得失电子不一定变成原子,如Fe3+得到1个电子,变成Fe2+,而不是铁原子。 (2)a.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b.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个),为相对稳定结构。 名师助学 小小原子看不清,结构复杂还可分; 原子核内有质子,带有电荷显正性; 还有一种叫中子,呆在核内很清静; 核外电子好辛苦,高速运转永不停。 状元笔记 不同种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同种原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但不一定都含有中子。例如:普通氢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8.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状元笔记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而不是其它微粒数。 2.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三种情况:质子数相等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单核离子;质子数相等化合价不相等的单核离子。 3.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单质和化合物。 3.每一周期的元素变化规律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一格。每一格中 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四项内容。 名师助学 元素周期表 七横十八竖,七周十六族; 同周层次同,同族最外同; 表中某元素,四项要弄懂; 序数和符号,名称及质量。 常考角度 1.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事实; 2.用生活中的事实验证微粒的性质。 【例1】 用微粒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预测】 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 间存在引力 2.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性质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不锈钢比普通钢材耐腐蚀 B.水在自然界天然循环 C.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常考角度 1.原子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2.核外电子的排布; 3.原子、离子的辨别。 【例2】 (2012·烟台)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