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J__万有引力定律附习题课:重力引力关系
6.3 万有引力定律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1643– 1727 ) 文学家马克·吐温-- “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添加一点猜想,竟能引得那么多收获!”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中文名: 艾萨克·牛顿 外文名: Isaac Newton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格兰林肯郡埃尔斯索普村 出生日期: 1643年1月4日 逝世日期: 1727年3月20日 职业: 教授、科学家、炼金术士 毕业院校: 英国剑桥大学 信仰: 基督教 主要成就:发明微积分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创建经典力学 发明反射式望远镜 发现光的色散原理 代表作品: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逝世地: 英格兰伦敦肯辛顿 牛顿简介: 开普勒第一定律 (椭圆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 (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 (周期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回顾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近似处理:认为行星(m)绕太阳(M)作匀速圆周运动]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提供行星所受的向心力: 回顾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推导: 由相互作用力的性质,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G是一个常量) 正因为这个引力使得行星不能飞离太阳.牛顿进一步推想是否也应该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使得月球不能离开地球,而围绕地球运动? “天上”的力与“人间”的是否是同一种力呢? 是什么力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总要落回地面呢?地球吸引物体的力与地球和太阳间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吗? 目的:地面上的重力与地吸引月球是同一性质的力吗? 牛顿月地检验的基本思路: 假定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及地面物体所受的引力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都遵循平方反比规律。(已知月球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60倍 ) (1)将苹果放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为: 月-地检验: (2)将苹果放在月球轨道上所受引力为: (3)两者比值: (4)当时已经比较精确地测定月球与地球的距离 r=384400km、月球的公转周期为27.3天。我们想一个可行的方法,测出月球轨道上某物体的加速度。 结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以及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和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力遵循同一规律。 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向心力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一切物体间都存在引力 卫星绕行星公转的向心力是行星对卫星的引力 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来自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 (2) 万有引力的表达式: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注:G是比例系数,叫做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万有引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但上述公式只能计算两质点间的引力; 即两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言,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的引力,也可用上述公式计算,且r为两球心间距离; m1 m2 r 引力常量的测量—卡文迪许扭称实验(1789年) 亨利·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实验室 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 两次放大及等效的思想 1.扭秤装置把微小力通过杠杆旋转明显反映出来(一次放大); 2.扭转角度(微小形变)通过光标的移动来反映(二次放 大),从而 确定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巧妙之处: 实验数据: G值为6.67×10-11 N·m2/kg2 实验意义: ①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 的时代; ②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放大思想得到推广; 卡文迪许扭称实验 下面我们粗略地来计算一下两个质量为50kg,相距0.5m的人之间的引力?(为什么说是粗略?) 1、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旁边同学的引力呢? 2、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 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球质量为 m=5.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4圆周运动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 5.8-1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ppt
- 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课件1人教版必修2.ppt
- 5.4激光与全息照相讲述式.ppt
- 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火车转弯+离心运动+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ppt
- 5.2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5.3 节约能源、保护资源与可持续发展.ppt
- 6-3电容器与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 6.1牛顿眼中的世界讲述式.ppt
-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讲授式.pptx
- 6-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74张.ppt
- Integratedskills校公开课.ppt
- 〈机械能守恒定律〉“同课异构说课”课件共22张PPT.ppt
- 《三位一体·讲练测》2018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4-3牛顿第二定律.ppt
- 《三位一体·讲练测》2018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4-4力学单位制.ppt
- 《三位一体·讲练测》2018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pt
- 《三位一体·讲练测》2018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ppt
- 《三位一体·讲练测》2018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4-1牛顿第一定律.ppt
- 《三位一体·讲练测》2018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2-5自由落体运动.ppt
- 《三位一体·讲练测》2018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ppt
- 《三位一体·讲练测》2018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4-5牛顿第三定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