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课件2共17张.PPT

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课件2共17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课件2共17张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中考考点】 1.三国鼎立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羲之和祖冲之。 请准确填写下列历史时期: 朝——三国两晋南北朝—— 朝 东汉 隋朝 —— 三国—— —— ——南北朝—— 朝 东汉 东晋 隋朝 西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曹 操 孙权 荆州 益州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 《蒿里行》(节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豪强地主、官僚趁机扩大军事力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势力。 曹 刘 孙 刘 赤壁 之战 曹操军南下路线 孙权军进军路线 刘备军败退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公元208年 赤壁(在今湖北)——长江中游 曹操大军——孙权刘备联军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 221年,刘备称皇,国号汉,史称蜀汉。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形势 公元266年西晋建立,280年灭吴统一中国。316年西晋灭亡,中国重新进入分裂对峙时期。 南北朝前期形势 南北朝后期形势 南朝-宋(420-479) 南朝-齐(479-502) 南朝-梁(502-557) 南朝-陈(557-589) 北朝-魏(386-556) 北朝-东魏 北朝-西魏 北朝-齐(550-577) 北朝-周(556-5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分裂时期的特点: 分裂对峙;民族融合 4世纪南迁移民分布图 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北方人民纷纷南迁。给南方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据史籍记载,从东汉三国开始,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 羯、氐、羌等,不断向内地迁徙,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 民族融合时期 北魏 孝文帝 世纪,我国北方少数民族 族拓跋部建立的一个强大政权——北魏,统一了 流域。 北魏 孝文帝改革: 内容—— 意义—— 5 鲜卑 黄河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祖冲之与圆周率【南朝】 3.1415926 3.1415927 π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该成就领先世界近千年。 返回 “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东晋】 课堂总结 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的豪强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还有此时北方人民的南迁和少数民族的内迁,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两者都有利于民族的融合,这些都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巩固拓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操”是谁?他“挟天子而令诸侯”,挟的是哪个王朝的天子?这个天子最终被谁废掉? 答:曹操;东汉;曹丕。 问题二:根据所学知识,“天下三分”的含义是什么?益州指当时的哪一个政权?此政权在哪一年由谁建立?都城是哪里? 答: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个什么样的特点或趋势?南北朝时哪一次著名的改革很好地适应了这一趋势? 答: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