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哲学基础__1.pp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13 最偉大的實用主義家是杜威(John Dewey)。他主張科學方法是保存民主與改進社會條件的工具。他認為教育是改善人類條件的歷程。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學校視為特殊的環境,與社會環境同時合一。學校與社會之間是沒有界線的。 實用主義的課程是建立在兒童的經驗及興趣上,教育要培養他/她們適應生活。課程注重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而非單一學科,教學著重問題的解決,而非熟讀教材;要用科學的方法,而非事實或觀點的堆積。 * erter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14 四、存在主義 正當實用主義在美國如火如荼展開之際,歐洲的存在主義源自於20世紀之初並盛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美國教育方面,葛林(M. Greene)、聶勒(G.. Kneller)、及莫利斯(V. C. Morris)等都是有名的存在主義者,彼等大都強調個人主義與個人的自我實現(Ornstein Hunkins, 2004:35)。 * erter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15 存在主義著重態度更甚於哲學。 存在主義者認為追求真理是無用的,因為生活對於存在主義者沒有絕對的意義。如果意義存在,那是個人創造的一種產物。發現生活的意義是個人的選擇(Fuelstein Phelps, 2001:153)。 * erter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16 存在主義者相信最重要的知識是關於人類的狀態及每人必須作的抉擇。 教育就是發展有關自由選擇意識及自己選擇的意義與責任的歷程(Soderquist, 1966)。因此,團體規範、權威、及建立的秩序等觀念---社會的、政治的、哲學的、宗教的---都是被排斥的。 存在主義者少有標準、慣例、或傳統,或外在真理;在這方面,存在主義是與理想主義及唯實主義的觀點背道而馳的。 * erter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17 存在主義的課程是由經驗及適合於選擇的學科所組成。 因此,存在主義者著重選修課程,因而選擇個人的、主觀的,情緒的、美學的、及哲學的學科是適合的。 文學、戲劇、影片製作、藝術等科都是重要的,因為他們刻劃人類的狀態及選擇的條件。教學強調自我表現的活動、實驗、及能描繪情緒、感覺、與遠見的方法和媒體。學校是一個師生能對話與討論生活及選擇的場所 。 * erter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18 第三節 教育哲學 教育哲學從哲學的四個派別:理想主義、唯實主義、實用主義、和存在主義衍生四種派別:永恆主義(perennialism)、精粹主義(essentialism)、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和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 一. 永恆主義大部分得自唯實主義,精粹主義植基於理想主義和唯實主義,而進步主義和重建主義源自於實用主義。某些重建主義與存在主義的認知與教學有些連結。 * erter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19 永恆主義是最古老和最保守的教育哲學,乃植基於唯實主義。它強調宇宙、人性、真理、知識、美麗等不變的特質。 正如永恆主義的長期擁護者美國前芝加哥大學校長赫欽斯(R. Hutchins)所說:「人在每一社會的功能是相同的…教育制度的目的在每一年齡層及每一社會中是相同的;其目的就是使人之所以為人」。 * erter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20 永恆主義的課程在小學教育階段,著重3R(讀、寫、算)教育、道德及宗教訓練; 在中學教育階段,課程強調拉丁文、希臘文、文法、修辭學、邏輯、與幾何等學科。 永恆主義是以學科為取向(subject-centered),以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為重點,強調語言、文學、數學、藝術、及科學。 依照赫欽斯的說法,博雅教育係指學生必讀「經典之作」(Great Books),包括歐洲重要思想家的著作諸如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阿奎納(St. Tomas Aquinas)、伊拉斯繆思(Erasmus)、及莎士比亞(Shakespeare)等人的名著。 * ertert 課程發展與設計的哲學基礎21 二. 精粹主義是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貝革烈(W. Bagley, 1874-1946)為代表。他是美國精粹主義學會的創始人。他認為文化有其共同知識的核心,應該有系統地、嚴謹地傳授給學生(Parkay Hass, 2000:23)。 雖然類似於永恆主義的學科取向,精粹主義論者不注重過去,而較關心當代的事情,主張學校課程應教授基本學科或重要學科:小學注重3R教育,中學注重五個基本或重要學科如英文、數學、科學、歷史、及外國語文。 * ertert 課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