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學研究大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朱自清 总论 第一章 背景 一 “戊戌政变”与“辛亥革命” 1 消极的意义 2 积极的意义 二 梁启超的“新文体” 1 新文体 2 小说的提倡 3 “诗界革命”——黄遵宪 三 吴沃尧等的小说 1 李宝嘉,吴沃尧,刘鹗,曾朴的谴责小说 2 《恨海》与《九命奇冤》 四 林纾的翻译小说 1 “为古文开辟一个新殖民地” 2 “滑稽的风味” 五 苏曼殊等的小说 1 苏曼殊的小说 a 礼教与个性的冲突 b 悲剧的意味 c 诗人的情调 d 谈话的口吻 2 章士钊的《双秤记》 a 政治的意味 b 真切的描写 3 二人间的共通点 六 “礼拜六派” 1 包天笑与周瘦鹃的翻译(周瘦鹃,1916年) 2 《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 七 白话运动 1 字母运动 2 白话书报运动 第二章 经过 一 《新青年》时期 1 胡适 a《文学改良刍议》 (一)“历史进化的眼光”(二)“八不主义”(三)美国影象派(或译形象主义幻象派)的影响。 b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一)“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二)“真文学”“假文学”与“活文学”“死文学” 2 陈独秀 a 《文学革命论》中的 “三大主义” b “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精神 3 周作人 a 《人的文学》 (一) 人的界说——从动物进化的 (二) 人道主义——“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三) 人道主义的文学——正面的,侧面的 (四) 普遍与真挚——平民的(周作人:《平民的文学》,1918年12月20日) (五) 感情与理性的调剂 b 欧化的文体——“直译的文体”(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1920年1月) 4 《新青年》以外的刊物 a 《每周评论》(1918年) b 《新潮》(同时) 二 国语运动及其他 1 国语运动 a 民国元年,读音统一会议定三十九个“注音字母” b 七年十一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注音字母” c 八年四月,教育部重行颁布“注音字母”的新次序;九月,《国音字典》出版 d “注音字母”渐渐变为“国音字母”;白话渐渐公然叫做国语。 e 九年,教育部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的国文,从这年秋季起,一律改用国语 2 歌谣征集运动(1918年) 3 民间文学征集运动 4 儿童文学运动(1921年) 三 第一次反响 1 《国故》杂志 《国故》月刊第一次张煊《言文合一平议》主以言从文,谓国语无标准 2 林纾蔡元培之争(1919年) a 《新申报》上的影射小说 b 林蔡往来的信 (一)林信要旨 ①勿毁弃五常 ②勿废古书行用土语 (二)蔡信要旨 ①大学“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②教员校外言动,悉听自由,不代负责 C 蔡的主张 (一)“白话派一定占优胜” (二)“将来应用文一定全用白话,但美术文,或者有一部分仍用文言” 3 胡先驌罗家伦的辩论 a 胡《中国文学改良论》 (一)言文不能合一(白话不能代替文言) ①白话用字太少 ②白话不能修饰 ③白话不能作韵文 ④白话易变 (二)文学改良 ①白话只可用于通俗教育 ②韩欧以还之文并不艰深;金圣叹及《新民丛报》文尤平易入人 (三) 凡事只有脱胎——自动的适合 b 罗《驳胡先驌君的〈中国文学改良论〉》 (一)“人生的价值” (二)“时代的价值” (三)“分析研究的价值” 四 五四运动时期 1 各地学生团体的小报纸——形式略仿《每周评论》 2 新出的白话的新杂志——如《解放与改造》,《少年中国》等 3 日报的附张——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时事新报》《学灯》 五 文学研究会时期 1 宣言与简章 a 发起人——十二人 b 宗旨——“本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 2 “基本的态度”——“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和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校正那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见茅盾《关于文学研究会》,《现代》第三卷第一期) 3 《小说月报》的改革 a 注重“迻译西欧名著” b 提倡创作——“创作讨论” c 提倡写实主义 d 主张“为人生的艺术” e 介绍被屈辱民族的新兴文学和小民族的文学 4 《文学旬刊》(1921年5月创刊) 5 “文学研究会丛书” 六 第二次反响——学衡社的复古运动 1 “揭橥”的“四义” a “诵述中西先哲之精言,以翼学” b “解析世宙名著之共性,以邮思” c “籀绎之作,必趋雅音,以崇文” d “平心而言,不事嫚骂,以培俗” 2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3 胡先驌《评尝试集》 七 创造社时期 1 “创作方面的努力”——独创的精神 2 作家“反抗的精神” 3 “内心的要求”,“自我的表现”,“自由的组织” 4 “浪漫主义与感伤主义” 5 “新鲜的作风” 6 “批判的态度” 7 “努力完成语体” 八 语丝社时期 1 “提倡自由思想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