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帝王的江南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帝王的江南梦

帝王的江南梦 ————————颐和园小影 吴湘 哲学系整个清朝的盛衰,也许就隐没在两座园子的亭台楼阁里了。一座,是承德避暑山庄,另 一座就是颐和园。 承德山庄更多的体现的是清朝前期的文治武功。它把整个王朝的版图收纳进一座小园之内,有吞吐八荒的气势。东南,是江南的烟波画桥,禅院水阁。中部,是中原的宫殿屋宇,平正威严。西北,则是连绵的群山,俯瞰大地。离承德山庄两百多公里的地方,就是木兰围场,那里是八旗子弟纵马驰骋,弯弓射雕,睥睨天下的地方。康熙两次亲征葛尔丹,赫赫雄狮,威震朔北。又亲自巡视东北,陈兵抗击沙俄,打退罗刹鬼的嚣张气焰。乾隆又继承了祖父的威烈,一样创下不朽战功。他们不仅禀有奋发尚武的精神,也懂得好学自新,以文治天下,以儒家的贤君明主为自己的理想。他们在“澹泊敬诚殿”里勤理政事,又在“四知书屋”里聆听圣贤训导。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清帝曾在此召见了喀尔喀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三世、四世、班禅六世,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正是因为刚柔相济,恩威并施,文治武功,一张一弛,清朝才有了康乾的盛世,有了空前的强大。 咸丰帝在避暑山庄的避难与驾崩,和慈禧太后登上权力的宝座,却是承德山庄在历史舞台上最后的挽歌。以史诗起头,以闹剧结尾,先辈们的精神凋零殆尽,舞台的中心也从避暑山庄,转移到了颐和园。这里写着一个王朝和衰亡,和一个民族的挣扎。英法联军的洗劫,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终结,戊戌变法的昙花一现,朝廷对义和团运动的利用和抛弃,八国联军的烧杀掳虐,光绪帝的悲凉晚景,还有满清的覆灭……一出出的悲喜剧在这里上演,让这座美丽的园子在近代,显得热闹非凡。然而热闹背后,却是无尽的凄凉和辛酸。王国维先生在昆明湖投水身亡,为这段历史,画上了最黯然神伤的一笔。 圆明园的亭台胜景已湮没在英法联军的滚滚硝烟里。颐和园,是古都依然幸存的湖山风流。 园林是中国汪洋浩瀚的古典文化中一方钟灵毓秀的岛屿。这里可以慕君子之德风,羡隐逸之逍遥,证居士之禅心。可以枕石漱流,听雨闻钟,移花邀月,弄鸟唤鱼。春可观杨柳千条,夏可观荷叶满塘,秋可观黄叶烂漫,冬可观银雪满汀。朝有清露熹微,暮有云霞蔚然,晴有青光万丈,雨有烟水茫茫。闲来信步园中,或携一壶美酒,醉眠花下;或烹一壶好茶,弈棋小亭;或捧一篇奇文,吟咏画阁;或将一把古琴,轻弹石上。这里,不仅是安身的居所,更是安顿性灵的家园,在自然的寂寂天音里,人们神与物游。 园林的胜景本在江南。那里的青山绿水,诗词歌赋孕育着一方灵秀聪慧的文人;那里有绮丽的花柳,淡雅的湖石,有小桥流水,有池塘扁舟;还有那里发达的经济,都为佳园的诞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那里有的是中国园林的魂魄,是文人墨客们魂萦梦牵的归宿。北方,本是英雄们戎马倥偬,呼啸沙场的地方。 然而,在颐和园里,我们却感觉不到北国的金戈铁马,朔风猎猎。这里有明湖秀水,青山碧塔,杨柳春风,花堤画舫……徜徉在园中,仿佛漫步在西湖烟波边,空灵的意蕴弥漫心头。 颐和园,是北国依然留存的最美丽的园,是帝王耗尽巨万资财,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在北国营造出的一片江南。 在颐和园兴建之前,万寿山和昆明湖的前身——翁山和翁山泊的风景,就常常被文人们比作江南。文徵明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在这里忆起他风景如画的江南故乡。王直则写道:“玉泉东汇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曲岛下通蛟女室,晴波深映梵王家。常时凫雁闻清呗,旧日鱼龙识翠华。堤下连云禾稻熟,江南风物未宜夸。” 后来人们把翁山泊叫做西湖,还仿照杭州西湖为它命名了十景,分别是:“泉液流珠,湖水铺玉,平沙落雁,浅涧立鸥,葭白摇风,莲红坠雨,秋波澄碧,月浪流光,洞积春云,壁翻晓照。” 皇城的西湖一样意境幽眇,景色宜人,又毗邻着京华富庶地,所以从明代起就游人如织,特别是十里荷花的夏季。“三袁”之一袁宗道在《西山十记》中就写道:“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殇,最为胜处矣。”明代帝王们也在此游玩享乐。朱瞻基修望湖亭以观西湖风景,朱厚照在湖边修圆静寺。朱翊钧则曾在西湖边举行水猎。贵族们则在附近修园,享受荣华富贵,清华园和勺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那时候,西湖之滨,西山之畔,已是一幅苏杭胜景。 满清入主北京之后,不久便学会了明人们栖恬守逸的本领,京郊开始出现大量行宫,皇家花园和私家园林。后来,乾隆在北京西湖和瓮山修建清漪园。他自称建园是因为“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就着湖山之胜,点缀些亭台楼阁。乾隆是一个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君主,喜好附庸风雅,舞文弄墨。他亲自过问了清漪园的建造,为设计和布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