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过中秋5则
如何过中秋5则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如何过中秋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古人如何过中秋(一)
寇准的中秋节 若论中秋的热闹,大概无人能比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大宋寇同平章事(宰相)家的中秋节。 寇同平章事,寇准也。 这人在今天大名鼎鼎,是忠诚刚直的铮臣。他是挺身抗击辽国侵略,最终促成澶渊之盟,为大宋换来百年和平的卓越政治家。他还是长篇评书《杨家将》里为杨家忠良平冤的“寇青天”。无论正史野史,对寇准都是好评一箩筐。唯独有瑕疵的,就是《宋史》里对他“好奢靡”的评语。不过这在当时倒也不算啥大错。北宋恩养士大夫,“炫富”是北宋官员的风气。官做到寇准这个级别的,年薪换算成人民币也要上百万,在今天也算超级金领,奢靡一把,也是正常的。 那年正是寇准仕途如日中天之际,又恰逢中秋。是日,寇家大摆宴席,门前车水马龙,府内高朋满座,按照寇准自己的话讲,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他家请了开封城最知名的歌姬助兴,吃的是极品山珍海味,比如著名的“鸡舌汤”,一小盆汤,全用鸡舌头熬成,杀上百只鸡,才能做出一份汤。连府里的蜡烛都要用当时的精品巨烛,半人高的上好蜡烛,连庭院里都摆满,寇府上下耀如白昼。亮堂如此,奢华如此,倒也符合寇大人的身份地位。 然而,志得意满的寇准,觥筹交错间,却突然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发现,一个原本应该出席的人,座位上却是空的。 这人不是什么高官显贵皇亲国戚,却是寇准人生里极其重要的人,寇家的养娘月娘。 说到月娘,那就话长了。寇准少时命运多艰,自幼父亲亡故,家道中落,生活贫寒。月娘是他母亲嫁到寇府时的陪嫁丫头,按现在的话说,是抱着寇准长大的。寇母亡故前,曾千叮咛万嘱咐,命寇准把月娘当亲娘侍奉。多年以来,寇准事月娘极孝,不但锦衣玉食,逢寇家重大活动,更为月娘安排首座。寇大人的“仁孝”之名,一直都是京城美谈。 但春风得意的寇准却没有想到,月娘正变得越发不快乐,山珍海味吃着无味,绫罗绸缎放着不穿,还成天里愁容满面。而这些,是正风光无限的寇大人不在意的,直到这一天。 见月娘不在,寇准连忙差人去问,得到回复:月娘在后院里哭呢。70多的老太太正在后花园里哭得稀里哗啦。 寇准大为不快,大过节的搞哪出啊?也顾不上席前高朋了,怒气冲冲地起身离席,到了后花园亮如白昼的灯火下,见一个身影佝偻的老人正在轻轻啜泣。探过身去,不满地责备几句,只见月娘止住哭泣,长叹一声,轻轻地回了一句话:“大人,您还记得下邽茅屋里的油灯吗?” 只这一句话,原本一脸怒气的寇宰相,居然一下子呆住了。回到席间,却再不见刚才的志得意满了。那日之后,大家惊讶地发现寇大人变了,原本的夜夜笙歌,变成了闭门谢客;原来的山珍海味,变成了粗茶淡饭、咸菜米粥。就连遍布寇府上下的红蜡巨烛,也统统被折价卖了,换成银钱捐了。坊间议论纷纷,下邽茅屋里的油灯,是什么? 答案只有寇准知道。下邽,今天陕西渭南,是他的家乡,是他求学生涯开始的地方,那艰辛童年的每个夜晚,母亲靠替人缝补供他读书,他在油灯下勤奋苦学,为他掌灯的正是月娘,伴他度过寒窗岁月的,正是那一盏昏黄的油灯。那是在经历了多年宦海沉浮,见过太多尔虞我诈后,寇大人心灵深处一段最温暖的记忆。在那个特殊的中秋夜,月娘的一声提问,足令浮华泡影散尽,寇大人的心,重新找回那个原点。 徐达的中秋节 世人常戏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的中秋节,对后来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而言,是不好过的,因为老婆要“飞”了。 那年的徐达,是江南枭雄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干将。彼时的朱元璋,已雄踞南京,手握精兵数十万。北方的元王朝已摇摇欲坠。这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是年30岁的徐达,风华正茂,屡建战功,爱情更是挡都挡不住地来临了。这年春天,徐达在朱元璋的后花园里邂逅了21岁的谢闻莺。像所有英雄美人剧本的爱情片一样,他们一见钟情,闪电般热恋,两个月后即由朱元璋主婚喜结连理。在当时的南京城,这是一段世人眼中天作之合的美满姻缘。 婚后的徐达,受命领兵在外,留谢闻莺在南京料理家事。偏偏天有不测风云,谢闻莺的父亲谢再兴遭人策反,居然在前线叛变投敌。消息传来可谓晴天霹雳,按照朱元璋的军法,一人犯罪,就要全家连坐。谢家城门失火,徐家两口子自然也要遭殃了。 当然,对徐达来说,也有不遭殃的办法—和老婆划清界限就行。何况徐达是朱元璋的大将,朱元璋也放出话来:只要徐达主动和老婆谢闻莺离婚,就可以免予追究责任,对“罪犯之女”谢闻莺,也没有立刻逮捕。意思很明白:领导在给你机会,就看你的表现了。 这道理,徐达知道,谢闻莺也知道。 知道这个道理的谢闻莺,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回了娘家,走前留下话:离婚!知道这个道理的徐达,二话不说扔下军队,从前线返回南京。在朱元璋眼里,徐达是个听话的老实人,凡是朱元璋吩咐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