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九上 二十九 鱼我所欲也PPT【PPT】
知识梳理 一、实词 1.通假字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____通____,意思是________ 感激 得 德 二十九、鱼我所欲也 2.古今异义 (1)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豆子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计时器具 (3)是亦不可以已【F】乎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已经 古代的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 古代容量单位 停止,放弃 * 3.词类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原意:生存,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用作状语 蹴尔而与之 原意:踢,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踩踏食物的样子 * 4.一词多义 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_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_____________ 非独贤者有是【F】心也 _________________ 是【F】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 (1)得 (2)是 得到,拥有 通“德”,感激 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 5.重点实词 (1)二者不可得兼 兼:______ (2)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F】:_______ (3)故不为苟得也 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患有所不避也 患【F】:__________ 避【F】:______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__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___________(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______ 同时 舍弃 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祸患,灾难 躲避 如果,假使 由于这个原因 缘故 *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心【F】:________ (9)贤者能勿丧耳 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呼尔而与之 呼尔: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乞人不屑也 不屑【F】: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辨【F】:________ 想法 丧失“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的思想境界 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辨别 * (13)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_______________ (14)为宫室之美 宫室【F】:_________ (15)妻妾之奉 奉【F】:______ (16)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F】:______ (17)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 增加,指带来好处 泛指住宅 侍奉 从前 天性,天良 * 二、虚词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 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 向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______ 1.于 2.则 3.而 4.为 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比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对 表转折,却 表转折,那么 承接连词,连接两个动作 转折连词,却 宁愿、情愿 为了 * 三、文言断句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 使/人 之 所 欲/莫 甚 于 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 钟/则 不 辨 礼 义/而 受 之,万 钟/于 我 何 加 焉 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所 识 穷 乏 者/得 我/而 为 之 * 四、句子翻译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012绵阳,2011广安、鞍山) 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013曲靖,2012衡阳、随州,2009安徽、泸州)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009赤峰) 一碗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