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活“化石”.docVIP

摩梭人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活“化石”.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摩梭人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活“化石”

摩梭人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活“化石” ——再谈中国的民族——混沌学 宫??玉??海 上 次谈到白马族不是藏族;因为他们自认为氐人,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后代;所以和颛顼之孙皋陶、曾孙伯益为始祖的女真人为同一支脉。因而不同于黄帝长子少昊青阳 氏之后的羌人。现在来说摩梭人。居住在云南西部卢沽湖畔的摩梭人,确实有些神秘。他们女性当家、兄弟主事;女人不出嫁,男人不娶妻,实行“走婚”制。就是 由女人招婿,但不入赘,晚来早走;有的就这样了却一生。在有些人看来,也许很浪漫的吧! 由于摩梭人邻近纳西族,有些风俗、习惯和语言又相近,因而被“民族学家”定为“纳西族”的一支。但是摩梭人对此不予同意。此其一。 由于www.wE实行走婚制,有些人认为摩梭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活化石”;甚至说摩梭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对此,摩梭人嗤之以鼻,根本不承认是什么“母系氏族社会的活化石”。他们说:从懂事时起,母亲就会告诉他(她)的生身父亲是谁,“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从何谈起! 纳西族,是夏人之后;他们的古乐就是雅乐,雅就是夏。按《山海经海内南经》: 有人曰驩头。鲧妻士教生炎融,炎融生驩头。 炎融就是夏禹,他的子孙奉派到怒江中下游,极可能是为了保护伏羲氏路过的那棵橄榄树,就是“建木”;因此居“建木西”;为了守护西藏通到云南的那条“通天之路”。现在察隅的地名,就是从炎融而来。古时“炎”又读“茶”,如炎陵(炎帝之陵)就读为茶陵。摩梭人为颛顼之孙,大禹也是颛顼之孙,为同祖堂兄弟,因此很相近;但从家族历史看确有不同。 摩梭人,原称蒙双人。《博物志》说:“蒙双民,昔高阳氏,同产而结为夫妇,帝放之此野,相抱而死。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活,同颈二头四手,是为蒙双民。”高阳氏为帝颛顼之国,其孙与孙女为双胞胎——龙凤胎,长大以后结为夫妇,被颛顼流放到南方。“七年复活”之说,可说明经过七年艰苦跋涉,到达卢沽湖畔安身。至于“同颈二头四手”,则可能一种纪念造型。 为 何要流放他们到云南?伏羲、女娲兄妹成婚。既然如此,你们就去伊甸园吧!近亲结婚、兄妹结婚都是违反自然与生理的,不能宽容,流放异地受苦受难以示惩 罚。于是,他们到达卢沽湖畔以后,都在自家门左右立伏羲、女娲像,以示认罪与警戒。兄妹感情深厚,不肯分居;但又不可结合;就形成了如今的走婚制。 摩 梭人,为何为蒙双民?古时东北地区为东蒙。《论语子路》说:“颛臾(顼),先王命为东蒙主”。先王指少昊;少昊为帝后,迁都曲阜;命颛顼管理东北地区。 而“双”则为双城。双胞胎生后,住在双城;双城因此得名。蒙双民,现在叫成摩梭人,有些人就忘记了过去的一些记载,谈起“民族”关系,就不免陷入浑沌状 态,胡乱加以认定,不免草率。 这样的例证还有许多。如叶儿羌,本不是羌人,因居羌之故地而得名。又因为叶儿羌为大禹之后,所以有人认为大禹生于西羌,为羌人;大禹又叫戎禹,又被误认为是“戎人”。古时“儿”字发ni(尼)音,叶儿羌,就是叶尼人;也就是叶尼塞人。《山海经大荒北经》: 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革合(hue);修革合杀绰人(颛顼孙、老童之子,布五教于四方之“十六才子”之一),帝验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均国就是鄂温克,封于鄂毕河流域;役采就是叶尼塞,封于叶尼赛河流域;修革合就是锡霍特,在黑龙江下游。后来杀人潜逃,变成了毛民——摩尔人。叶尼塞人辗转南下,居羌人故地,就成了叶儿羌;岂不知,他还是大禹的孙子一族。 又 如:段部。在东北夷中有一支段部;为何自称段部?我们在读《春秋左氏传》时,有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郑国首领(伯爵),惩罚他的弟弟叔段的故 事。因为叔段想推翻郑伯自立,郑伯先纵后擒,攻克鄢地,杀叔段,其家人逃至东北。但从此不敢称国,只称“段部”。而有的史家把它归为“少数民族”或异族行 列,实为不了解原始。而有人又不知道段部的下落和段姓的由来,则为一怪事。 民族学的任务,是追根溯源,探究各族的历史脉络,以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如果考来证去,把好端端的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弄得七零八落,岂不成了民族罪人!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您的在线图书馆 1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