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你产品会获得流量红利还是死于流量泡沫?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6/3/11 13:13: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春天——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夏天—— “互联网赤手可热,世界那么大,我也要出去看看!”
秋天—— “股灾来了,为什么都在传闻资本寒冬到了?”
冬天—— “我靠,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
最近两年的移动互联网,一直有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一是 “冰火两重天”,看好的极度看好,不看好的非常悲观,一方面当前互
联网经济存在严重泡沫的说法不绝于耳,人们言之凿凿痛心疾首,纷纷表示只
要资本寒冬一到,当年泡沫幻灭、尸横遍野的场景就将重演;另一方面看好的依
然长期看好,表示当前所有的问题都只是前进路上的曲折,泡沫也是健康的泡
沫。两种观点一直碰撞呼应,搞得互联网经济越来越像是不男不女、任人打扮
的样子,这一来可苦坏了大多数没有独立判断力、听风就是雨的创业者,可谓
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天天都是心脏蹦极跳。
二是媒体上的投资人都得了“贝利病”,纷纷成了臭嘴。这两年的移动互联
网频繁上演 “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的荒唐闹剧,团购火了,于是千团大战,
然后一夜之间团购网站成批倒下最后只剩几个;O2O火了于是纷纷来搞O2O,一
时言必称创业、创业必称互联网、互联网必称O2O,说项目不带一点 “线上线
下”都不好意思了,结果呢?而这个过程的罪魁祸首往往是在媒体上指点江山、
呼风唤雨的投资人们(也就是说,观点只代表他们要传递给媒体的,而未必是内
心的),这帮投资人们拥有贝利一般的神功,看好社交、社交没戏了,看好
O2O、O2O死完了,看好P2P、P2P携款潜逃了,看好某种形式的在线教育、那
帮在线教育没声音了……所以,当今年他们又站出来表示看好时,大家不由得
心有余悸,搞不好这个领域又要悲剧了。
当然,出现这种问题也是正常的,每个领域都有他的时间窗口,投资人看好
某个领域,往往是这个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苗头和不错的选手,时间窗口也就
所剩无多了。等他说看好时你才立项开始研发,基本已经来不及了,而此时还
要不顾一切搭上末班车的创业者多数只能为这个看好买单、给投资人已经投了
的明星企业 “造人气、当炮灰”,最终能够幸存的往往也就几家——还往往是
在投资人站台说 “看好”之前就已经深耕这个领域的几家。
那么,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泡沫究竟有多严重?会不会重演当年泡沫崩裂的悲剧?
从社区到社交到社群到内容……这些模式忽然爆火又迅速冷却 ‘背后的本质逻
辑是什么?如何弄清楚你一时脑热冲上去做的项目,究竟是泡沫的一部分、还是
与泡沫无关?这可不是一句 “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那么简单,特别是对那些
赌上身家性命的创业者,可不能只顾着埋头跑路,还必须得抬头认路。这便是
菜狗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如何衡量自己项目的 “泡沫度”?需要声明的是菜狗并
非金融投资人士,所言更多以初级创业者的角度进行分析。
来来,识坑,避坑!
一、泡沫背后的实质
何为互联网经济泡沫?从字面意思看,就是 “价格远远高于价值导致的泡
沫”,放在这里就是:今天市面上的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的时候又多又
快又容易,导致其估值远远高于公司实际价值;接着,创业者和早期投资人一起
扮演双簧、哄抬物价,通过 “庞氏骗局”一般的联合忽悠导致公司估值越来越
高得离谱,脱离实际价值;最后,融到的海量资金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效果,这些
创业公司实际的市场表现远远低于他们之前带给投资人和业界的预期,加上价
格太贵,后续融资出现了严重困难和瓶颈。
互联网泡沫中的公司就好像 《让子弹飞》里,姜文把周润发的替身砍了,告
诉大家别怕冲吧,结果等大家冲上来,发现对着自己的四面八方全是格林机关
枪和加农炮。
融资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融资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菜狗看来,互联网
经济和传统商业的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就是她永远是建立在 “连接、效率、重
构……”基础上的流量经济,与传统营销体系中的 “渠道、促销”相比,互联
网经济永远是利用科技杠杆,花小钱吸引大流量进而赚大钱。“花小钱赚大
钱”就是她的核心优势,一旦失去了这一点,互联网公司也就没有了半点优越
性。
所以我们说曾经的百度为何牛逼,因为在那个时代,只要上网必须搜索,只
要搜索必须百度,而商家只要希望自己的信息得到 “搜索结果优化”肯定得抱
百度大腿,李彦宏只要保持搜索领域的技术领先和用户认知优势,就是躺着把
钱挣了。而今天我们说百度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因为大家上网未必要搜索了,
搜索不再是人口流量的必经之路,真要搜索也未必是百度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