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临床流行病学[指南]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第四章 临床研究常用设计方案时景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二、临床研究设计方案的类型;二、临床研究设计方案的类型;二、临床研究设计方案的类型;二、临床研究设计方案的类型;第二节 随机对照试验;一、RCT的概念及意义;一、RCT的概念及意义;二、RCT的设计模式;三、RCT设计的关键点;四、RCT的应用范围;四、RCT的应用范围;五、RCT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指标的比较分析中,主要指标为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及中位数等 ; 如果不满足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条件:秩和检验 ;五、RCT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六、RCT设计方案的优点与不足;六、RCT设计方案的优点与不足;七、RCT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第三节 临床研究其他试验性设计方案;一、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一、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一、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一、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二、交叉对照试验 ;二、交叉对照试验 ;二、交叉对照试验 ;二、交叉对照试验;三、前后对照试验;三、前后对照试验;(三)前后对照试验的应用及注意问题
多用于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或是慢性复发性疾病的研究
注意:必须有至少两种的处理措施;实验前后两个阶段观察期或用药期必须相等;洗脱期要有明确的规定。
(四)前后对照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1)前后对照试验定性资料结果的分析
2)前后对照试验定量资料结果的分析
;三、前后对照试验;四、历史性对照试验;四、历史性对照试验;(三)历史性对照试验的条件和资料来源
1.以文献资料作对照
2.以不同时期与试验组疾病诊断相同的患者作为对照
(四)历史性对照试验的结果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
(五)历史性对照试验的优、缺点
1.优点 提高患者依从性;节省研究敬畏和时间
2.缺点 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偏倚影响
(六)历史性对照试验的注意问题
;五、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 临床医师和患者均容易接受,研究工作容易进行。
2.缺点 两组基本的临床特点和主要预后因素可能分布不均衡,缺乏严格的可比性,使两组的结果产生偏差
;六、序贯试验(sequential trial);(二) 序贯试验的设计类型
质反应与量反应
封闭型与开放型
单向与双向;(三)序贯试验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 省时、 省力、 省样本
2.缺点 仅适用于单指标的试验
;第四节 队列研究 ;一、队列研究概述;设计模式;(二)队列研究的特点;(三)队列研究方法的分类;二、队列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二)样本含量的确定;队列研究样本含量计算公式为:
; 实例:某医生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评价某药物预防脑卒中再发的效果,得知不用药者脑卒中的再发率为23%,估计RR值为0.5,设α=0.05 ,β=0.1,问需要多少样本量? ;已知:Zα=1.96 Zβ=1.282 p0=0.23 q0=0.77
p1=RR×p0=0.5×0.23=0.115 q1=0.885
=(0.23+0.115)/2=0.173
=1-0.173=0.827
=0.23+0.115)/2=0.173 =1 - 0.173=0.827
;代入公式:
;(三)确定研究因素
(四)观察结局的确定
(五)追踪观察期间的确定
;三、资料的收集;四、资料分析;(一)疾病发生(或死亡)频率的测量;计算暴露人年数
小样本暴露人年计算
大样本暴露人年计算
寿命表法计算人年
; 暴露人年计算公式为:
LX=IX+1/2(NX-DX-WX)
IX+1=IX+NX-DX-WX
式中Lx为X时间内暴露人年数,Ix为X时间开时的人数,Nx为X时间内进入队列的人数,Dx为X时间内出现结局的人数,Wx为X时间内失访的人数。
规定观察当年内进入队列的个人均作1/2人年计算,失访或出现结局的个人也作1/2人年计算。;2.累积发病率
累积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在固定的人群中发生疾病的概率,即一定期间内在固定的人群中,发生该种疾病的人所占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CI=I/P×100%
式中CI为累积发病率,I为观察期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P为观察人口数。
;(二)因果联系强度指标的测量
常用的因果联系强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兴边富民工程实施方案(3篇).docx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专题03解题技巧专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压轴题三种模型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卡通手绘风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PPT模板(二零二五学期版).pptx VIP
- 带锯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ptx
-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34张PPT).pptx VIP
- 公共政策3政策的资料搜集与方法剖析.ppt VIP
- 专题04 解题技巧专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压轴题三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健康管理师技能证书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doc VIP
- 中小学班级卫生值日表 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