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景观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方法林雨庄
景觀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林雨莊
1. 關於景觀環境調查的意義
1.1 景觀的特性
景觀是環境的視覺剖面。人們觀察自然與人爲要素所構成的環境而形成的現象
稱爲景觀。因此若是抽掉以視覺爲主體的人們,則景觀將不復存在。
景觀由許多各種實在的環境要素及其構成方法所構成。而且也依觀察者的社會
及個人狀況而有所不同。因爲景觀是由人們與環境間産生的視覺現象而組成,所
以兩者間不同的個別條件及組合方式而有多樣化的面貌。
景觀對於所有的環境要素都必須整體考量,並且人們不會因爲單一的環境要素
去認知或感受環境。因此景觀的環境調查中,若以單一專案爲獨立思考則會産生
問題的。
景觀調查必須是構成環境的各個專案加以組合而成,包括生態、地理、人文、
物化環境等,總合性地判斷環境所散發出的健全氣氛及美感的作用。雖然我們已
經進行全體性及總合性的各個環境專案調查,也不能忽略景觀這個單項的調查。
或者我們已經很深入並且仔細地執行景觀環境單項的調查,也不一定能滿足全體
性及總合性的環境認知或感受。因此景觀環境調查必須巨觀,橫向總合生態、地
理、人文、物化環境等訊息,也必須微觀,深入仔細紀錄視覺景觀美質感受。
並且,景觀是動態存在的,它具有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化成長,有時甚至會
衰退的特性。自然空間隨著季節年月變化的同時,人們也透過個人的生命周期或
是人文背景的轉換而對景觀有不同的認知或感受。
從實證的角度來看,人們即使實際地看著及思考著景觀,頭部完全固定著不
動,但是也無法朝一定方向一直眺望著景觀。就算站立不動身體也會自由的移
動,頭及眼球一邊自由地轉動一邊體驗著景觀。因此以心理學所謂的瞬間視覺及
開放視覺的「速寫鏡頭」模型來觀看景觀都是不夠的。瞭解移動視覺與環境視覺
的流動模型,才是認識景觀動態存在的重要前提,把握住景觀動態的特性,才能
適切的掌握景觀調查的真正意涵。
1.2 景觀的體驗方法
(1) 雖然景觀的體驗方法依據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知識領域而有各種不
同的體驗方法。自然科學方面,地理學及生態學等領域都不僅僅以人類視覺爲觀
點來定義描述,而以更廣義的地域及空間來描述景觀。然而,我們針對環境評價
的所進行的環境調查及預測評量而言,應以人們能實際眺望體驗的景觀爲主要物
件。因此我們提出「景觀以視覺體驗爲主要原則」。
(2) 就景觀評價工作而言,並不是單純以景觀視覺體驗爲調查及研究的目
的,而是以保存讓人們擁有更美好及舒適的景觀爲目的。因此就自然環境對景觀
産生了何種影響的情形加以評估,就成了具體的目的。
(3) 就景觀評價工作而言,盡可能將負面的影響降到最低是基本前提。因
此,若不清楚負面評價的原因並且思考減輕影響對策的話,就不具有任何的意義。
(4) 將發生影響前與影響後的景觀進行比較評價,也就是將自然景觀的背
景與産生影響的發發行爲進行比較,都有相對的定性或定量結果。
(5) 動態存在是景觀的特性之一,因此考慮時間與季節的變化,調查及預
測過程中採取動態觀察或紀錄呈現,都是需要思考的方向。
爲了滿足以上所說的視覺的、目的的、負面影響的、相對的、動態性的種種方
法,要將做爲物件的景觀加以計劃的、合理的整理,進行一連串的程式包括調查、
預測、評價、保存等對策的景觀評價,並在進行中考慮空間的尺度(scale)及時間
的變動等執行的方式。
因此,不管將景觀評價分爲幾種空間等級的分類,也必須考慮工程計畫開發後
的監測及追蹤監督的可能性。
而且,進行動態性總合的景觀調查,使用照片紀錄的方式,必須根據視野及觀
看的方向拍攝一張一張的連續照片。大量的使用照片紀錄與現場多次的實地踏
勘,才能深入的體驗及描述景觀環境。
1.3 調查專案
景觀環境調查專案中所定義的「區域景觀品質」,和人們實際眺望所能體驗的
「視點(觀景點) 」「視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