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浮选工艺与设备-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pdf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浮选工艺与设备-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

资源加工工艺及设备 第5章 浮选工艺与设备 浮选 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 质的差异,使矿物颗粒选择性地 向气泡附着的选矿方法。 对浮选有较大影响的表面性质主 要有:湿润性、电性、吸附、氧 化、溶解、分散、絮凝等等。 2 浮选历史 1. 全油浮选:1860年由英国人Willian Haynis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油-水界面发生,疏水矿粒进入油相,亲水 矿粒进入水相。1898年这种工艺用于工业生产。 2. 表层浮选:1907年由马克魁斯通(Macquiston )首先取得专 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水- 气界面发生,疏水矿粒浮在水面上,亲 水矿粒沉入水中。 以上两种浮选因其是在两相界面发生,因此又称为界面浮选。 3. 泡沫浮选:1902年由Potter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气-水- 固三相界面发生,疏水矿粒黏附气 泡上浮,亲水矿粒留于水中。 3 浮选历史 自1906年发布第一个具有现代泡沫浮选特征的专利(Sulman and pickard,美国专利8351201/1906)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现在泡沫浮选已成为最重要的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矿方法。 可应用于以前认为没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低品位的及结构复杂的 矿物。最初用于硫化矿物,逐渐发展到用于氧化矿物和某些非 金属矿物和煤炭、石墨等。以至扩展到环保、化工、食品、材 料、医药、生物等领域。但是常规的泡沫浮选有其局限性,它 的有效分选粒度基本上在0.3~0.01mm (对煤炭0.5~0.03mm) 超出此粒度范围泡沫浮选的效果很差。 4 浮选历史 同时,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设想用化学试剂来改变 矿物的可浮性,因而浮选药剂业不断地得到了发展。 比较重要的有:1913年发现重铬酸钾用于抑制方铅矿;硫酸铜 活化铅锌矿;1921年采用有机化合物作捕收剂;1922年用氰化 物作抑制剂抑制硫化矿;1924年用脂肪酸作氧化剂的捕收剂; 1925年黄药的合成并作为硫化矿的捕收剂,使得泡沫浮选的分 选效率大大优于全油浮选和表层浮选。从而摆脱了竞相争艳的 局面,以至于当我们现在谈到浮选是一般都是指泡沫浮选 5 浮选历史 1925年至今,是泡沫浮选在理论与实践上蓬勃发展时期。1930 年起,对各种矿物的可浮性开始进行全面的研究;1940年前后 开始了煤泥的大规模浮选,使浮选的范围由硫化矿推广到氧化 矿、非金属矿、以及现在的稀有金属矿。由于浮选依据的是矿 物表面性质,而表面性质是多样的,而且对于每一种矿物之间 都必然存在某些差异,更何况采用了化学药剂的处理,因此, 原则上浮选可以分选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浮选的生命力及其 广阔的前程也正在于此。近几十年来,浮选已经不再局限于矿 物加工工程,而向其他领域发展,在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农 产、食品工艺及废水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6 矿物的浮选过程 碎磨—搅拌槽(加药剂,矿物颗粒与药剂作用)—浮选机(搅 拌使矿浆悬浮,产生细小气泡)携带矿粒升到矿浆表面完成浮 选分离(正浮选工艺:矿化泡沫即精矿,槽底物即尾矿;反浮 选工艺:矿化泡沫即尾矿,槽底物即精矿)—产品脱水(浓缩、 过滤、有时也干燥) 矿物的浮选过程是在固(矿物)、液(水)和气(气泡)三相 界面上进行的,进行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矿物表面性质(润 湿性)差异,从矿浆中析出足够量的稳定而细小的气泡;有用 矿物(欲浮矿物)有充分的机会与气泡群碰撞,并牢固地粘附 在气泡上被浮到矿浆的表面,脉石矿物虽有机会与气泡碰撞,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