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水系

第三节 地下水系 地下水是运动、存贮于地面以下3000千米厚地层岩石、土壤孔隙、裂隙、溶穴等空隙中的气态、液态、固态水分。它与地表(江河湖海)水、大气(气液固态)水一起,组成地球水分循环,决定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维系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它拥有巨大的数量,广阔的分布,多样的组分,优良的性能,准确的信息。它与矿藏、地热等物质、能量密切相关,组成特殊的环境、宝贵的资源、防灾的要素,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在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更应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有效防治。 2003年11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2版和2004年2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一版载,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显示,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为9235亿立方米。其中,淡水8800(8837)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包括,山区为6500亿立方米,平原为2300亿立方米;南方为6100亿立方米,北方为2700亿立方米。全国可开采地下淡水资源,多年平均为3527亿立方米,每年人均可开采地下淡水278.63立方米。另有227亿立方米的微咸水,121亿立方米的半咸水。约63%的地下水可直接饮用,17%需经适当处理后才可饮用,12%不宜饮用,可作工农业水源,8%的地下水不能直接利用。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水质呈下降趋势。全国约有7000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地下水。各省、市、区都存在不同程度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形势颇为严峻。 地下水系是由岩土和水分构成的自然系统,具有输入补给、存贮调节、输出排泄、运动通道、存贮空间等组成部分。过去探讨地下径流,认为是降水渗入岩土空隙,在地下按一定途径汇入江河湖海的水流。一般流速较小,水量稳定,是枯水的重要水源。显然需要充实完善。 三峡库区主要是山地、重力、流水、岩溶地貌。分布少量侵入火成花岗岩、变质片麻岩、大量水成石灰岩,以及构造运动等多种断裂、断层岩体,自然生长植物和人为栽培作物等多种分布、结构、深度土壤,形成相应的岩土空隙。因此,地下水系按输出、输出形式,分为集中、分散两大类;按运动方向分为垂直、水平两大类;按运动、存贮空间分为孔隙、裂隙、溶穴三大类;其中,岩溶水系充分发育溶蚀、溶蚀与侵蚀、溶蚀与构造三种大型、特大型、世界级岩溶集中水系。比平原土壤,近海丘陵的地下水系更为复杂、多样,使三峡地区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重灾区。三峡成库后,促进地下水系发展,更值得研究。 由于地壳的地形、地貌、地质不同,岩土的物质、结构各异,地下水的分布和性质无普遍的规律性。过去认为,地下水质的垂直分布为淡水、矿水、碳酸盐水、硫酸盐水、卤水、氯化钠水,但被大量事实打破。另外认为,地下水态的垂直分布多为固态、液态、气态,但在地球深处也有高温(70℃)的高压冰。因此,三峡库区的地下水系,也具有区域性和流域性,是水文地理学和地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应用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方法,可以加快三峡库区地下水系的研究进程,其研究成果也可充实、完善这两门学科。因为研究地下水系,便于了解地壳形成的机理、历史,地壳运动的动力、性质,岩溶发展的条件、过程,地下通道的深度、长度、规模,互联等分布规律,对水利、工程、采矿等地表、地下作业都有理论、实践意义。 水文地理学,又称区域水文学。研究一定地区内水体的分布,水文现象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变化特征和规律,确定它们与自然条件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学科。它把水作为一种自然地理要素,用地理综合的观点研究水文现象的区域分布规律。它是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学科,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下水文学,用水量平衡理论,研究自然界水分循环中的地下水的学科。主要内容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运动规律、理化性质、补给与排泄、水资源等。它从水文学角度研究地下水,从地质学角度研究含于岩土、土壤空隙中的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学,共同促进、丰富地下水研究。这表明地下水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迅速发展,也表明尚在研究,探讨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研究三峡库区的地下水系,自然要借鉴已有的成果,探索未知的领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及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形成条件 地下水系拥有多种输入补给,存贮调节,输出排泄的物质、能量、时间、空间等形成条件。自然演变,人类活动,可以维持、破坏地下水系的数量、质量、能量动态平衡。 (一) 输入补给 地下水系具备多种自然、人为补给水源和相关通道. 1、 自产主水 研究地区(如三峡库区)、流域(如长江流域)内自己生成的地下水。 (1) 大气降水 地下水主要来自地表水渗透。包括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经流、江河湖库流水、存水,分散下渗或集中流入岩土空隙,成为地下水的基本来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