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地震噪声分析及RVSP成像技术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钻地震噪声分析及RVSP成像技术研究 引言 一、引言 随钻地震(SWD)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井中地震技术,该技术利用钻井过程中钻头的振动噪声作为震源进行地震勘探,通过安装在钻柱顶部先导传感器采集经钻柱传播上来的钻头信号,通过在地面测线上布置检波器排列采集经地层传播上来的钻头信号。将参考信号经过预处理后与地面检波器的信号进行互相关和时移以及各种去噪处理,得到与逆VSP类似的随钻地震剖面。 一、引言 一、引言 中石化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承担了国家863“随钻地震技术”研究,经过3年的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建立了新型的随钻地震采集系统,能够精确采集到有效的参考信号和地面测线信号,对应用该系统采集的随钻地震信号,利用研发的基于事件的随钻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在部分试验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二、系统构建及数据采集 二、系统构建及数据采集 3分量检波器; 采样速率1000sps; 采样精度24bit; 放大倍数:模拟:1~1000; 数字:1~32; 数字滤波器:可在线设计; 采用无线方式数据传输,平均通信速率5Mbps; 各采集站时间同步由GPS授时,同步精度达±50μs。 二、系统构建及数据采集 实验井号:官130井 井 别:评价井 井 位:X 4216500.00m;Y2598150.00m 地理位置: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范乡陈庄西距离约500m。 构造位置: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陈官庄-王家岗断裂阶状构造。 设计井深:3510.00m 实验时间: 2008年5月10日至2008年5月23 日,共14天 三、随钻地震噪声分析 将采集到的随钻地震信号转换成地震记录,包括数据解编,信噪分离、互相关、叠加、反褶积、相位校正和真反射时间校正,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随钻地震信号预处理,其处理结果相当于RVSP的原始记录。 对随钻地震信号预处理后的资料进行常规VSP处理,包括初至拾取、时深关系分析、速度分析、波场分离及偏移成像等。 观测系统由于井源距受限,其观测相当于部分Walk-Away VSP观测,只有采用RVSP-CDP方法进行成像。其核心是成像速度场的建立。采用修正后的地面地震速度作为RVSP-CDP的成像速度进行成像。 官130井一个钻井过程事件的RVSP-CDP成像结果,成像从钻头位置2860m(约2.2s)开始,成像区的范围为310~620m。 消除偏移距的影响及减少多解性,对分离出来的上行反射波记录进行RVSP-CDP转换,多点连续叠加。 同相轴比较丰富,3个主要的目的层同相轴清晰,开始时间吻合,目的层①的同相轴呈现负相位,层②和层③的同相轴呈现正相位。 RVSP-CDP剖面(井源距1000m)与过井旁地震剖面叠合,右图所示,其中井旁地震剖面的同相轴为黑色,RVSP-CDP剖面的同相轴为红色,黑、红色同相轴重合度越高,说明RVSP-CDP剖面的吻和度就越高。 除主同相轴①、②和③外,其它同相轴的吻合度也非常高,如④、⑤、⑥、⑦、⑧、⑨和⑩,大倾角同相轴⑨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RVSP-CDP剖面同相轴丰富,分辨率明显地高于井旁地震剖面。 五、阶段成果与下一步工作思路 五、阶段成果与下一步工作思路 深化噪声处理方法研究。 建立精确的速度场,解决成像角度与三维地震剖面的差异,研制地震波衰减补偿方法,提高资料分辨率。 基于随钻地震的地层压力预测模型研发。 * * 2009-10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院 韩来聚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系统构建及数据采集 随钻地震噪声分析 RVSP成像技术研究 阶段成果与下一步工作思路 五 不干扰钻井工作; 不占用钻井时间; 无检波器下井风险; 在深度方向可以连续测量; 勘探效率高(特别对3D观测和多炮检距、多方位观测); 实时预测井筒周围、钻头前方地层的构造细节,从而减少钻探风险。 优点 系统构成 震源(钻头); 参考信号及井场噪声采集装置; 地面测线装置; 随钻地震处理中心。 采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随钻地震信号采集是在柴油发电机、泥浆泵及动力设备、车辆及其他人为因素等强噪声的背景下进行的,而且钻井过程中的井架振动、钻柱与井壁碰撞、摩擦、粘滑、跳钻等造成的干扰也非常强,这些噪声与有效信号叠加在一起,使得采集信号的信噪比非常低。 大时差低频连续强能量团 主频:4~5 Hz 时差:800ms/km 视速度:v*=1250m/s 间隔时间 3~5s,持续时间2~3s 井场 检波器 面波 面波的传播 地表 . 三、随钻地震噪声分析 振幅谱 1.从钻机到检波器、沿地表传播的连续面波噪声 频率高,视速度高,可以看到中等时差同向轴。 主频:15~20 Hz 时差:500~600ms/km 视速度:V=170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